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1231标签:公司注册,高新代理申报

作者:陈庆港(作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第1版 (2011年8月20日)

平装: 31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对我国西部十余个贫困家庭长达十余年的跟踪采访,用大量图片和文字形成《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向我们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这些贫困家庭和西部贫困人口不屈服于自己的贫困命运,以及为了摆脱自己的贫困命运而作出的种种长期不懈努力和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作者通过这些家庭的变化,让我们看到,在这十年里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所有贫困家庭的变化,看到了中国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正在摆脱贫困、以及他们走向富裕的这一史诗般的伟大历史过程。


编辑推荐

  《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一部描述中国西部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当今中国西部农村的缩影,中国时代变迁的阵痛和农村裂变的伤痕,文字和摄影的俱佳读本,用四季还原真实的乡土生活。


专业书评

  吃土豆的人

  ——读陈庆港的非虚构作品《十四家》

  张海龙

  “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

  ——文森特·凡高

  看陈庆港的《十四家》,我总想起凡高那幅名画

  ——《吃土豆的人》。

  那幅画有一种沾着尘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颜色。画上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一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向周围发出一圈昏黄的光。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一张狭小的餐桌边吃土豆。他们有着骨节粗大的手,有着宜于在沉重劳动中喘息的鼻。他们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

  凡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

  就这点而言,庆港的书也一样不会让人一下子就喜欢或是称赞。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讨好谁或是博取称赞,他只是要把那种震惊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你,哪怕你会觉得浑身不适,哪怕你会感到疼彻心肺。

  《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这本大书,写的就是这群“吃土豆的人”。

  因为食物稀缺,所以“吃”这种日常行为在贫困地区仍然神圣,所谓“民以食为天”。

  在书里,庆港多次提到了“洋芋”这种食物。“洋芋”就是土豆,在整个西部都是这个叫法。我们来看看“洋芋”对那些“穷人”有多重要——

  2004年,车换生家收了200斤小麦,600斤洋芋。年底乡里给两袋面粉;

  2004年,蒋传本家地里收了5000斤洋芋,500斤燕麦;

  车应堂拉砖翻车,得救以后,车应堂坐了一会后,一口气把干粮袋里的半边馍和四个烧熟的洋芋吃完。两条腿又有了知觉,来了劲,就先用两手撑地,慢慢站起来;

  结婚那天,罗天全一早出发,中午到了小妹家。罗文秀做了苞谷饭,还有烤洋芋和酸汤,招待新女婿;

  郭霞翠打寿材那几天,天上没有云彩,山上也没有风,太阳照着,暖和和的。木匠赤着臂膀,在家门口干活。郭霞翠为木匠每天做三顿面食,不和洋芋;

  ……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巧合,“穷苦农民”成了凡高和陈庆港“命中注定的主人公”。

  凡高这样形容那些“穷人”——“他们看上去就像野兽,男人和女人,都是农民,都有张黑色、土褐色、被太阳晒焦的脸,他们倔强地在土地上劳动。他们低声说话,抬头时候露出人类的脸。他们是真正的人。晚上他们回到窝棚里啃黑面包,喝水。他们的劳动使得别人可以省去播种的辛劳,为了生活,他们努力地收割,却只是维持生计。”

  仔细去看,凡高笔下的农民与陈庆港镜头中的农民如此相似,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气质,他们的犹疑,他们的软弱,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惊恐,他们面对土豆时的神情与态度全都如出一辙。在这苍茫的人世间,这些“穷人”们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在土地上耕种,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对生活别无奢望,日日劳作,却连维持自己生存的基本需要都很难满足。

  除了无可抵挡的贫穷,坏运气也几乎伴随着每一户家庭——

  2001年农历正月,李文福到河南打工,被人拉到离郑州不远的中牟黑砖窑里,干了四个多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2003年,上初三的郭春燕患神经衰弱,不能再上学,在宕昌县看病,前前后后花了1900多元钱;

  2003年冬天,郭成松肺部感染,得上肺炎,治病花了500多元钱;

  2004年正月,蒋厚忠癫痫病发作;

  2004年3月,王想来再去内蒙古打工,10月回,到医院治腿,因费用高,放弃治疗;

  2004年6月,翟益伟老婆李萍会在浙江黄羊矿洞里拣矿石时被埋;

  2004年6月,高波得了结核性脑膜炎,治病花了2000多元钱;

  ……

  这是为什么?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劳而无获就是他们的命运?

  果真如此,你所说的曙光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这一宏大的采访命题,陈庆港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数次前往西部贫困地区,行程数万公里,从山西、陕西,甘肃一直到贵州、云南……他用大量图片和文字记下那种粗粝的生存图景。

  但是,仅仅记录“活着”这么一种状态显然非他所愿,因为“活着”本身并不能够作为最高价值而存在。他其实是想追问这时代的对错,想探究所谓贫困命运的真相,并努力寻找一切变化的可能。他内心一直有种冲动,就是让这种“重物”激发灵魂的丰盈,让我们生起一点恻隐之心,去和那些“吃土豆的人”对视片刻,他们需要关注。

  他和镜头姿态谦卑,只是沉默记录,绝不冒昧打扰。他只用最平实的手法来呈现,像端一盘土豆一样,双手把影像端在你面前,告诉你,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另一侧面。在他的图片和故事里,有他的喘息和心跳,有他的全部诚意——没别的,就请看看这些穷人吧!真的,就请你看看这些穷人的生活吧!

  他像村里的会计那样给我们一笔笔算账:2004年,二荒菁村人均年收入,人民币370元,粮食285斤。就这么简单的两个数字,已足够让我们噤声不语。你知道的,这笔钱和这点儿粮食,在城里什么都不是,还不抵一顿饭,却是那些人们忙碌整整一年的酬劳。

  读他的书,你只需诚实,只需热泪盈眶,只需芒刺在背,只需骨鲠在喉

  你知道,世界从来都因对比而存在:死生、悲欢、贫富、轻重……

  因为对比,才能发生轰击般的相遇和关口前的质询。

  2011春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吼出一首《春天里》。

  或许是为了平衡无所不在的悲伤,“十四家”的故事也结束在2010年的“春天里”。

  陈庆港有意按照“夏秋冬春”这样的四季为纵轴,拎出“2000、2004、2007、2010”四个年份为横轴,让生活的指示线一路向上,总算让故事在结尾的春天里略微明亮起来——

  2009年农历七月,车应堂家拆旧屋建新屋,十月搬进新屋;

  2009年,车换生打工挣了9000多元钱,这一年车换生干了200多天工,是他打工以来干工最多的一年。2010年正月,新屋开工。新屋有四间,砖墙瓦顶,坐北朝南。年底完工;

  2009年,车虎生家重新开始养猪,家里养有9头猪。2010年农历三月二十二,车虎生家买了一台价值6680元的农用三轮车。

  这十四户家庭任何一点好的变化,都足以让陈庆港欣慰。他能借此看到这十年里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更多的变化,看到中国数以千万计贫困人口正在摆脱贫困的全部努力。有时,他也会问自己,这十年的跟踪纪录最大的意义在哪里?关注贫穷能给这个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国家构筑怎样的价值?

  现在,他郑重作答:正是贫穷才奉献了富裕,今日之繁荣与他们密不可分。

  忘记他们,整个世界才会真正老无所依。


媒体推荐

  止庵:这本书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里面珍藏着我们最不能忽视的面孔。

  白烨:民间还少有这样执着的人,可以还原整个西部真实的面貌。

  李敬泽:用心灵去拍摄的人,文字一定也有摄魂勾魄的魅力。

  邱华栋:用独到的视角触摸生活底层,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生存。


作者简介

  陈庆港,国际新闻荷赛奖获得者、《真相》一书作者陈庆港潜心10年,深入中国西部农村,用摄影人的敏锐和洞察力,潜心记录最真实的农民生活,还原中国西部农村的时代变迁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带来最强烈的心灵震撼!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其详实饱满的资料无疑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珍宝,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夏,2000

  第二章 秋,2004

  第三章 冬,2007

  第四章 春,2010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