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四个强化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2-06-17浏览次数:524标签:审计、财会、税务,工商代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业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财政部四川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财政监管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促进财政资源配置优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绩效意识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财政部党组有关绩效管理工作安排,从思想和行动上践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要求。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以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推动政府治理效能的提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树牢绩效意识。一方面进一步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强化责任落实,督促部门预算单位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更好履行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履职尽责,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强化预算管理,当好“铁公鸡”,督促预算单位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二、强化过程监管,推动绩效自评与抽查复核质效并进

财政部四川监管局以绩效目标设置、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开展为着力点,充分运用抽查复核等方式,压紧压实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一是关注绩效目标设置。依托资金登记台账、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面上监管,及时收集各项资金绩效目标表,全面了解省级财政、业务主管部门绩效目标设定情况,重点关注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方面指标设定,对表述不规范、指标细化量化程度不够、指标设置不全等问题及时予以反馈,从源头上防控财政资源配置的低效无效。二是落实“双监控”要求。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动态监控绩效目标的分解下达和实现程度,分类预警,督促相关地区、部门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沉淀和损失浪费。特别是对财政直达资金,采取专人专岗方式,紧盯预算执行进度和预警信息,保证资金尽快落地见效。三是全面推动绩效自评。按照财政部关于绩效自评的工作要求和监督评价局2022年重点工作要点,不断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及时督促省级财政部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规范有序开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自评,按时上报绩效自评报告。今年以来,已陆续收到农业农村厅、民航西南管理局等多家单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自评报告。四是扎实开展抽查复核。在对绩效自评报告审核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财政部工作安排,结合四川省的实际,近年来,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对扶贫项目、生态环保等资金绩效自评情况开展了抽查复核,重点复核绩效自评工作是否按要求开展、预算执行率是否真实、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是否准确等方面情况,推动解决绩效自评打高分、自评质量不高等问题,持续提升绩效自评质量。

三、强化质量控制,保障重点绩效评价做精做优

根据财政部安排部署和财政部四川监管局绩效评价内部控制操作规程,提前做好统筹谋划,发挥联合联动优势作用,不断优化评价模式,确保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夯实组织保障。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的重点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评价工作进行统筹指导,相关业务处室具体负责牵头实施,实现绩效评价工作“全局一盘棋”,同时,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的方式,积极组织评价组成员参加财政部和局内培训,加深对评价工作的认识理解,吃透政策依据,熟悉评价体系。二是深化联合联动。主动与省级财政、业务主管部门等座谈交流,明确评价范围,说明评价要求,全面了解情况,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并结合内外优势,持续深化协同配合,调动省级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外脑,邀请行业专家参加绩效评价工作,为绩效评价提供专业支撑。三是优化评价模式。综合直达资金动态监控、预算执行监管、绩效自评等多方面情况,选取前期动态跟踪和日常监管发现问题较多的地区和项目开展现场评价,综合运用审核分析、实地勘察、走访群众、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定性和定量评价,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四是注重沟通反馈。与被评价方就《绩效评价征求意见函》进行充分沟通,对评价得分和扣分点一一说明政策要求和评价标准,审慎考虑被评价方反馈的意见,做到以理服人、以专业服人。

四、强化结果应用,补齐绩效管理闭环短板弱项

立足绩效自评和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坚持问题导向,有力有序推动整改,持续强化结果应用,硬化预算支出责任约束,补齐绩效管理闭环短板弱项,扎实做好绩效评价“后半篇文章”。一是推动问题整改。根据财政部工作安排,认真梳理绩效自评抽查复核和重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清单,并向相关部门印发整改通知书,反馈绩效评价结果,指出相关问题,明确整改要求,限定整改时限,压实整改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工作。2022年以来,已向省级财政反馈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等重点绩效评价问题清单。二是强化结果运用。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和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按照相关规定稳妥做好向同级人大报告和向社会公开工作。去年以来,省级财政部门就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多次征财政部四川监管局意见,双方在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方面实现了良性互动。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在开展绩效自评抽审、重点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始终坚持评调结合,充分发挥就地就近优势,认真总结相关地区和部门的经验做法,详细了解存在难点问题,全面收集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助手”,为加强转移支付监管和出台重大支出政策提供参考。

通过上述举措,共同推动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有力促进“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来源:财政部官网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