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423标签:企业验资报告,律师事务所

在经历了四年熊市后,中国股市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起步,最高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指数涨了6.136倍,迎来了快速发展。当我们还沉浸在财富增值所带来的喜悦中的时候,市场狂澜迭起。伴随美国次级贷危机影响的蔓延、国内通胀压力的加大,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市场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戏剧性突变。中国广大投资者经历了6000点的狂热,5000点的迷茫,4000点的恐慌和跌破3300点时的绝望。不到半年时间,市场下跌幅度已经超过45%。这种现象即便是在新兴市场中也不多见。面对日趋复杂的生存环境,作为证券从业者我们不得不思考,复杂背景下证券行业将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证券业面临的情况
  当前,中国证券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
  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演化并有可能引致全球经济衰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自2007年1月汇丰控股首次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拨备金额并发出业绩警告以后,次级贷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单纯的次级房屋贷款危机向信用卡信贷危机扩展,由信贷公司危机向个人贷款危机扩展,由独立单一的房地产公司向整个金融市场扩散,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预计当前市场动荡带来的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开始,美国经济减缓、衰退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在通过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心理等渠道和方式对中国经济运行及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
  中国乃至全球正处于持续通货膨胀的阴影下——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面临不确定性。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11.4%,创下1995年以来的13年新高,并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经济正面临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迹象,物价存在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的可能。前者表现为货币供应和新增贷款依然保持过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顺差继续处于高位;后者表现为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通胀原因比较复杂,有外部输入性因素,也有内部价格修正因素,有成本推动原因,也有需求拉动原因。在通胀的阴影下,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的决策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证券业面临的困惑
  中国证券市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和缺陷。2002年到2005年大家讨论的比较多,但前两年的大牛市掩盖了这一切。在目前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这些问题又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依然困扰着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
  市场波动性太大。股市998点见底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涨到了6124点,翻了6倍多,但随后又开始暴跌,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跌去了45%,接近于腰斩。而且最近一段时间的波动性更大,经常有接近5%的指数涨跌幅。股市如此大的波动,使得研究方法失效,估值体系紊乱,投资者无所适从,整个市场处于非理性的状态。
  依旧是单边市。中国证券市场还缺乏做空机制,投资者只有在指数和股价上涨时才能盈利,一个缺乏做空机制的市场必然伴随泡沫的滋生和市场的剧烈波动,当前的市场表现已经充分说明这点。同时,在只能做多的交易制度下,市场参与主体无法回避系统性风险,券商的业务也具有明显的牛熊周期特征,市场下跌,交易清淡,投资收入减少甚至亏损,业绩波动性较大,证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成熟的市场需要有双向交易制度,任何时间段都是两种力量,多空对垒,可以制约单边市的暴涨暴跌。对券商来说,不论市场下跌和上涨都有人交易,佣金收入相对稳定,投资收益的稳定也因做空而得以保障,对于投资者来说,做空机制相当于“财富保护器”。所以,无论从行业的成熟发展上还是现实需求上,都有必要引入市场做空机制。
  机构投资者仍不成熟。长期以来,中国证券业积极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希冀其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实证表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前的基金行为没有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这从最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可见一斑,是制度设计的缺陷还是机构投资者的不成熟,值得我们思考。
  券商还是“靠天吃饭”。券商业务单一,收入结构失衡。这是持续多年的老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国券商佣金收入占比为55%,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所占比重达到83%,经纪业务平均收入是投行业务的8倍。而成熟市场投资银行收入来源除了传统的经纪、承销、自营和资产管理四大主营业务外,其他与证券相关的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40%,经纪业务收入仅是投行业务收入的1.7倍。1973年美国券商的佣金收入占其收入总额的56%,1986年则降至21%,可见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
  国内证券业务收入比较多的经纪、自营和承销业务,与市场行情有直接关系,如果行情好,这三方面业务都会很好,但如果行情不好,这三项业务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国内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依赖于市场行情走势。因此,这种业务结构成为券商面临的巨大风险,使券商缺乏抵御市场下跌风险的能力。
  券商缺乏“有标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证券业基本处于经营模式单一、盈利模式同质化竞争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证券公司以其业务特色作为标识性存在是行业成熟的标志,美林证券就是在收购兼并方面傲视群雄,摩根斯坦利在资产管理和信用卡融资方面独具特色,雷曼兄弟则在固定收益领域拔得头筹,嘉信公司则专注于网上经纪业务与理财服务等等。
  每个券商都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中国证监会对券商分类监管的目的就是要让优质券商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渠道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强,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中国证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应该看到,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券商综合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几项攻坚战后,证券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但中国的证券行业还是处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阶段,盈利模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面对国际国内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面对即将面临的国外投资银行的竞争,面对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严峻现实,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的券商们必须探求证券行业可持续之路。
  鼓励支持行业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从国际经验看,投资银行业都有一个由小型化、分散化逐步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的演变过程。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产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证券业同样将沿着类似于发达国家的轨迹前进,即逐步地走向集中,最终形成少数券商控制的寡头格局。我国证券业目前明显处于高度分散、规模偏小的竞争状况,与国际上高度垄断的投行市场格局形成鲜明的对比。促进行业内部并购整合,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经过行政和市场化重组的双重推动,将目前的106家券商整合为40-50家券商,形成“金字塔”形的竞争格局应该是中国券业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实力弱小、未能正确地选择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的券商将会被淘汰出局。少数实力强大的券商会沿着既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通过各种内外部发展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还有一批券商则通过实施差别化战略,成功地在细分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未来能够经受住市场检验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大型全能化发展模式(5家左右的塔尖)、业务多元化发展模式(15家左右的塔身)、优势互补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专业化发展模式(25家左右的塔座)。其中,大型全能化发展模式和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业务多元化发展模式将能共存并主导产业未来的发展。
  推进制度创新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方向。但时至今日,我国证券行业还没有步出“幼稚”的阶段,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问题。有专家认为,证券市场制度安排上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原动力。制度安排滞后于市场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个分层次的不同风险和收益的市场体系有助于投资者对不同风险投资品种的选择,也有助于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我们应该适时推进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体系建设。同时加快引进市场做空机制,完善业务体系。从市场的成熟发展和现实需求考虑,中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推出做空机制,这对稳定市场和保护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适时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等工具,为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同时,积极推进备兑权证,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开展,提高市场的规模和成交活跃度,为投资多元化提供更多的选择。
  回归金融服务商的功能定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2004年我国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的根源在于券商的角色定位发生严重错位,主要表现为买方业务过度膨胀(如过度的自营投资和混乱的受托资产管理)。买方业务的过度膨胀在任何时候都是券商风险和业绩波动的主要诱因。
  证券行业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回归金融服务的功能定位,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证券中介服务商,券商业务种类除了传统的经纪业务、承销业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外,还包括兼并收购、财务顾问、研究咨询、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和包括融资融券、做市在内的创新业务。对中国券商而言,在突出各自业务特色的前提下,尤其应当大力发展这些延伸业务和创新业务,突破传统业务范围的限制,促使业务种类多元化,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而这些延伸业务和创新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凸显券商的中介机构身份和中介服务功能。
  总之,自身的创新与变革是证券行业发展的灵魂,政策支持与有效监管是证券行业腾飞的两翼。但是,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中国证券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稳健经营、规范发展,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证券行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玮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