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北交所从审核到发行!(附分层新规)

发布日期:2022-10-19浏览次数:268标签:振兴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和咨询服务

一文详解北交所从审核到发行

一、上市条件基本规定

1、主体要求: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

2、规范要求: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年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依法规范经营。

3、财务指标:

4、公众性:最近1年期末净资产≥5000万元;发行的股份≥100万股,发行对象≥100人;发行后,股本总额≥3000万元,股东人数≥200人,公众股东持股占发行后股本总额≥25%(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公众股东持股占发行后股本总额≥10%(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

5、负面情形:最近36个月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最近12个月内,发行人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受到行政处罚或公开遗责;发行人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正在被立案侦查或调查;发行人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失信尚未消除;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最近36个月内,未按规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或者未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编制并披露中期报告。


二、重点审核问题


1上市标准的理解与适用

①适用第一套标准

√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依赖,是否主要来自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对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存在较大依赖。

√净利润等经营业绩指标大幅下滑是否对发行人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②适用第一二三套标准

√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依赖。

√营业收入大幅下滑是否对发行人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③适用第三套标准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应主要源于前期研发成果产业化。

④适用第四套标准

√主营业务应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⑤保荐机构应重点关注:发行人创新能力是否突出、是否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是否已取得阶段性研发或经营成果。


2经营稳定性

①主营业务稳定:最近24个月内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最近12个月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重组实施前发行人应当符合四套标准之一(市值除外);

②控制权稳定:最近24个月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③管理团队层稳定:最近24个月内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重大不利变化的认定,应当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两方面因素分析:

一是最近24个月内变动人数及比例;

二是上述人员离职或无法正常参与发行人的生产经营是否对发行人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变动后新增的人员来自原股东委派或发行人内部培养产生的,原则上不构成重大不利变化。

√发行人管理层因退休、调任、亲属间继承等原因发生岗位变化的,原则上不构成重大不利变化,但应当披露相关人员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最近24个月内变动人数比例较大或核心人员发生变化,进而对发行人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应视为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案例】

某企业最近24个月内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总经理辞职,审核期间实际控制人发生继承,不构成重大不利变化。


3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

“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应满足:

①独立性:发行人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独立;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不存在严重影响发行人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②诚信要求:发行人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占比超过10%的重要子公司在申报受理后至上市前不存在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尚未消除的情形;

③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案例】

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性问题的包容性案例:客户集中度高;关联交易占比高;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4重大违法行为

①原则上视为重大违法行为:

√最近36个月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原则上视为重大违法行为:

被处以罚款等处罚且情节严重;

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等。

②可不认定为重大违法的情形:

√有以下情形之一且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出具明确核查结论的,可以不认定为重大违法:

违法行为显著轻微、罚款数额较小;

相关规定或处罚决定未认定该行为属于情节严重;

有权机关证明该行为不属于重大违法:

√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等并被处以罚款等处罚的,不适用上述情形。


5行业相关要求

①金融业、房地产业限制

√不支持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申报在北交所发行上市。

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不得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认定以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淘汰类行业;

√不得属于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等业务的企业;

√保荐机构应当对发行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充分核查,在发行保荐书中说明核查过程、依据和结论意见。

③充分理解和体会“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涵和精神。


6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①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申请文件中提交的财务报告应当已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报告期内应保持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若有变更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变更时,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应关注是否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理由;

√变更应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依据会计准则披露相关信息;

√相关变更事项应符合专业审慎原则,与同行业公众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不存在对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控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

③会计差错更正

报告期内发行人如出现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应重点核查以下方面并发表明确意见:

√会计差错更正的时间和范围,是否反映发行人存在故意遗漏或虚构交易、事项或者其他重要信息,滥用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操纵、伪造或篡改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等情形;差错更正对发行人的影响程度,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的规定。

√发行人是否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内控缺失,是否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及相关日常监管要求进行了信息披露。

√申报前后,发行人因会计基础薄弱、内控不完善、未及时进行审计调整的重大会计核算疏漏、滥用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以及恶意隐瞒或舞弊行为,导致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将依据相关制度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纪律处分;涉及财务会计文件虚假记载的,将依法移送中国证监会查处。

④财务问题核查:真实性是基础;对异常事项的资金流水核查。

【案例】

在审期间会计差错更正的典型监管案例: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控股股东财务资助问题、股份支付服务期问题。


7审计截止日后的信息披露

①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之间超过4个月或超过7个月的披露要求

√超过4个月的,补充提供经审阅的期间1个季度的财务报表;

√超过7个月的,补充提供经审阅的期间2个季度的财务报表;

√在申报、回复问询等提交申请文件或发行阶段更新招股说明书时提供;

②与挂牌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信息披露的衔接

√提供经审阅的季度财务报表前,应先通过临时公告或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的定期报告披露;

√提供经审阅的第一季度财务报表的,其公告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的年度报告的披露;提供经审阅的第二季度财务报表的,其公告披露时间不得早于对应的半年度报告的披露;

√在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发行启动前披露年度报告的,招股说明书引用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该定期报告对应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③不要将审阅报告应在提交前披露,与财务报告应在法定期间内披露混淆。


8、业绩大幅下滑

①发行人在报告期内出现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指标大幅下滑情形的,从以下方面核查经营业绩下滑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

√经营能力或经营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如发生变化,变化的具体原因,时间节点、趋势方向及具体影响程度;

√发行人正在采取或拟采取的改善措施及预计效果,结合前瞻性信息或经审核的盈利预测(如有)情况,判断经营业绩下滑趋势是否已扭转,是否仍存在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发行人所处行业是否具备强周期特征、是否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是否呈现整体持续衰退,发行人收入、利润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众公司情况是否基本一致;

√因不可抗力或偶发性特殊业务事项导致下滑的,相关事项对业绩的不利影响是否已完全消化或基本消除。

②重大不利影响认定

发行人最近一年(期)经营业绩指标较上一年(期)下滑幅度超过50%,如无充分相反证据或其他特殊原因,一般应认定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9承诺事项

①不得违反公开承诺

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曾出具公开承诺的,应当诚实守信,最近12个月内不得存在违反公开承诺的情形。

②规范要求

√承诺事项内容应当具体、明确、无歧义、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的相关要求;

√承诺无法履行或者无法按期履行的,发行人应及时履行变更程序并作重大事项提示;

√承诺事项不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承诺相关方应当进行规范,中介机构应当对规范后的承诺事项是否符合《上市规则》的规定发表意见。


10转贷

①首次申报审计截止日后,发行人原则上不能再出现“转贷”情形。

√首次申报审计截止日后,发行人原则上不能再出现“转贷”情形。中介机构应关注发行人连续12个月内银行贷款受托支付累计金额与相关采购或销售(同一交易对手或同一业务)累计金额是否基本一致或匹配,是否属于“转贷”行为。

②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及申报会计师应重点关注下列事项:

√关注“转贷”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由中介机构对公司前述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如《贷款通则》等)的事实情况进行说明认定,是否存在被处罚情形或风险,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是否满足相关发行上市条件的要求;

√发行人对前述行为的财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与相关方资金往来的实际流向和使用情况,是否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粉饰业绩;

√发行人是否已通过收回资金、完善制度、加强内控等方式积极整改,是否已建立针对性的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且申报后未发生新的不合规资金往来等行为;

√相关行为不存在后续影响,已排除或不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发行人前述行为信息披露充分性,如相关交易形成原因、资金流向和使用用途、利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具体情况及后果、后续潜在影响的承担机制、整改措施、相关内控建立及运行情况等。


11与上市公司监管规定的衔接

①公司治理方面衔接准备:

√公司章程(草案):申报时提交的章程(草案)应当符合《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

√董监高:发行人申报时的董事(独立董事除外)、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和财务负责人)应当符合《上市规则》等规则规定的任职要求,并符合本所上市公司董事兼任高级管理人员的人数比例、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亲属不得担任监事的相关要求;

√独立董事:在上市委员会审议之前,独立董事的设置应符合北交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定;

②发行人原有可转债、优先股、期权激励计划的衔接:

√可转债:同步审议可转债在北交所挂牌转让事项;申报当日办理完成暂停转股事宜并披露,终止审核或者上市后及时办理恢复转股事宜;

√优先股:同步审议优先股在北交所挂牌转让事项;

√期权激励计划:在审期间,发行人不应新增期权激励计划,相关激励对象原则上不得行权。


三、审核与注册流程

目前累计核准84家,从受理至核准出函平均耗时128.2个自然日,核准耗时仅7.9个自然日。审核与注册的基本流程如下:


1申报前

1)决策程序

召开董事会

√审议:发行上市的具体方案、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

√披露:审议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通知、关于董事会审议通过或审议未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事项的临时公告等。

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对董事会提出的发行上市方案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召开股东大会

√审议:《注册办法》规定的发行数量、发行价格(区间)或发行底价、募集资金用途、董事会授权等八类事项;

√表决: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

√中小股东单独计票:对出席的持股未达5%的中小股东表决情况单独计票并披露;

√提供网络投票方式;

√披露:审议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股东大会决议等公告。

2)注意事项

①内幕报备

报备时间:董事会决议披露之日起10个交易日内,报内幕信息知情人报备文件。

自查期间:首次披露公发上市事项的前6个月至董事会决议披露之日。

异常交易处理:拟推进的,消除影响;无法消除,特别风险提示及中介意见。

②限售办理

限售办理:股权登记日次日起两个交易日内,披露自愿限售的公告,披露当日向股转公司申请办理限售。

限售主体: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亲属、可控制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以及董事、监事、高管人员。

限售期间:自股权登记日次日起至完成股票发行并上市之日。

③禁止敏感期交易

主体: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禁止:应当遵守敏感期交易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

④申报前咨询

申报前咨询业务规则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咨询邮箱:将加盖保荐机构公章的咨询问题发至zixun1bse.cn

当面咨询:通过邮箱进行预约


2申报与受理

1)申报:

自注册申请文件申报之日起,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以及与本次发行上市相关的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股票于申报的次一交易日前停牌。

2)补正:

不齐备,要求补正:申请文件不齐备的,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事项。

补正不超过30日:申请文件补正时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收到申请文件的时间以最终提交补正文件的时间为准。

3)受理

5日内受理;收到文件后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受理当日披露;受理当日,发行人在本所网站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发行保荐书、上市保荐书、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等文件。

受理后10日内报验证版招股说明书。

4)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情形:

1、未按要求补正;2、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触发相关合规要求;3、存在未实施完的股票发行重大资产重组、可转债发行、收购、股票回购等。

保荐机构申报材料12个月内累计2次被不予受理的,3个月后方可再报。


3审核机构审核

1)静默期与审核沟通

首轮问询发出前,不得与审核人员接触,不干扰审核工作;

首轮问询发出后,可进行沟通。

2)审核方式与手段

约见问询、调阅资料;

对发行人、保荐机构、证券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3)问询与回复等的披露

问询发出时披露;

回复文件收到后披露;

发出上市委审议会议通知时披露;

4)信息披露豁免

拟披露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可豁免披露;

应当说明豁免披露的理由;


4上市委审议、形成审核意见

1)上市委会议通知公告

公告:5个工作日前。

回避:可申请委员回避。

2)上市委会议召开

现场问询:召开前2个工作日查询现场问询问题清单。

暂缓审议:存在待核实事项无法形成审议意见的,可暂缓审议。暂缓审议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同一项目只能暂缓审议一次。

3)形成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审核意见或作出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的决定。

审核时限:2个月,回复时间不算在内。

回复时限:3个月。

时限除外情形:中止、请示有权机关、落实上市委意见、暂缓审议、处理会后事项、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要求专项核查,并要求发行人补充、修改申请文件等情形。


5、向证监会报送

1)报送

审核通过后,向证监会报送审核意见、审核资料及申请文件;

报送时,披露招股说明书等文件。

2)进一步问询或退回补充审核

要求进一步问询的,提出反馈问题;

退回补充审核的,对相关事项重新审核,并提交上市委员会审议。

3)注册后披露

注册后发行前,披露招股意向书或招股说明书;

发行价格确定后5个工作日内,刊登招股说明书。

4)有效期

招股说明书中引用财务报表有效期6个月,特别情况可申请延期3个月;

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为六个月。


6特殊情形

1)重大事项处理

①重大事项持续报告

及时报告;

持续核查并提交专项核查意见。

②会后至上市前

有重大影响的,审核后决定是否重新提交上市委;

重新上会的,报告证监会。

③注册后至上市前

可能导致不符合条件或信披要求的,暂停发行;已发行的,暂缓上市;

导致不符合条件或信披要求的,出具意见并报告证监会

④媒体质疑与投诉举报

要求解释说明、披露;

要求核查并报告;

公开问询。

2)中止审核

①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重大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或侦查,尚未结案;

②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③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主动要求中止审核,理由正当并经本所同意;

④中介机构及签字人员被立案,尚未结案;

⑤中介机构被限制执业,尚未解除;

⑥中介机构签字人员被限制执业,尚末解除。

3)终止审核

①发行人撤回申请或者保荐机构撤销保荐;

②发行人的法人资格终止;

③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④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内容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投资者理解和本所审核;

⑤发行人拒绝、阻碍或逃避本所依法实施的检查、核查;

⑥中止审核情形未能在三个月内消除,或者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相关事项;

⑦发行人及其关联方以不正当手段严重干扰本所审核工作;

⑧发行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回复本所审核问询或者未对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作出解释说明、补充修改;

⑨本所审核认为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

4)复审与复核

①复审

适用情形:对终止审核决定有异议(主动撤回不适用);

处理结果:复审会议认为理由成立的,重新审核;认为理由不成立的,维持原决定。

②复核

适用情形:对复审决定、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

处理程序:按《北京证券交易所复核实施细则》办理;

充分发挥存量企业审核优势,持续高效推进。


四、申报阶段受理前撤回企业的行业情况

1在审期间撤回企业的主要原因分析

2重视中介的执业质量问题及风险

(1)尽职调查不充分;

如:对与关联方共用办公地点等事项,仅依据关联方出具的简要说明及相关访谈记录发表意见,无其他核查过程;未充分核查三张财务报表间明显不勾稽的情形,导致出现明显列报错误。

(2)专业判断不谨慎;

如:因前期专业判断不谨慎,导致申报文件中的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

(3)申报文件质量粗糙;

披露文件方面,披露内容前后不一致、与定期报告披露内容不一致,业务收入、部分年度合同总金额、应付账款等数据披露错误,行政处罚等重要事项未完整披露,重要财务指标变动分析一笔带过浮于表面等;

回复文件方面,漏答问题、遗漏发表意见,回复文件前后不一致或与其他文件不一致等。

(4)签字人员不熟悉项目;

如:保荐代表人在上会时无法有效答复委员现场问询问题。

(5)保荐工作报告和工作底稿缺失或制作不规范;

如:访谈记录缺失;固定资产关键要素核查记录不完整;未完整记录现金交易测试程序等。

(6)未严格按《投行内控指引》要求对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如:质控部门提出的底稿整改意见尚未完全落实即通过验收;质控部门未留存其开展核查工作的相关资料。

(7)对规则不熟悉;

如:不熟悉公开发行审议程序要求,在企业拟调高发行股份数量时,未督促发行人及时履行股东大会决策程序;不熟悉限售要求,照搬IPO规定要求发行前股东全部限售一年等。


分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一)优化进层条件

1.优化进层财务条件。

一是适当降低净利润条件中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将“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调整为不低于6%

二是适当提高营业收入条件中的收入金额,降低增速要求。将“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6000万元”提高至不低于800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调整为不低于30%

三是增设研发类条件,并匹配适当的融资金额和市值要求,具体为“最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2500万元,最近两年定向发行普通股融资金额累计不低于4000万元,且每次发行完成后以该次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均不低于3亿元”,对于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公司,要求挂牌同时完成融资金额和发行市值要求。

四是调整市值进层条件指标,将平均市值不低于6亿元调整为不低于3亿元;采取做市交易方式的公司,做市商家数由不少于6家调整为不少于4家;采取集合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司,新增最近有成交的60个交易日,通过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万股的要求。

2.优化进层非财务条件。一是取消合格投资者人数不少于50人的要求。二是新增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金额纳入累计发行融资。

3.加强进层公司质量控制。一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明确进层前全国股转公司可以要求挂牌公司自查和主办券商核查,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强调依据研发条件进层的公司,其审计机构应当就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及相关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发表专项意见。二是从严公司治理要求,存在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等情形的公司,应当在完成整改、消除影响后,方可进入创新层。


(二)优化降层规定

一是优化财务降层要求,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均低于3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调整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均低于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两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二是适配研发和市值进层条件,沿用市值降层情形,具体指标由2亿元调整为1亿元。三是严格规范治理要求,增设“最近一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净利润为负值”、“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或者提出异议”和“因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降层情形。


(三)调整分层安排

一是优化进层时间安排,由每年430日启动定期调入,改为上半年2-6月逐月实施,下半年9月一次实施。其中下半年进层仅对当年中期报告经审计且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同时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均未下滑公司适用。二是统一降层流程,对于出现降层情形的公司,均在认定后5个交易日内启动流程。


(四)适配改革后市场结构

按照深化新三板改革相关安排,精选层各项制度总体平移至北交所,本次修订删除了《分层管理办法》中“精选层”的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相应调整为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转系统)市场功能,实施差异化制度安排,根据《证券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股转系统设置创新层和基础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实行分层管理。

挂牌公司的分层管理包括公司申请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基础层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以及创新层挂牌公司调整至基础层。

第三条挂牌公司分层管理遵循法治化、市场化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切实维护挂牌公司和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挂牌公司的分层管理,不代表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

第四条全国股转公司制定客观、差异化的创新层进层条件和降层调整情形。

第五条全国股转公司每年设置6次创新层进层实施安排。进层启动日分别为每年1月、2月、3月、4月、5月和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全国股转公司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调整进层实施安排。

第六条全国股转公司在各市场层级实行差异化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股票交易方式、发行融资制度,以及不同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监督管理要求。

全国股转公司针对各市场层级分别揭示证券交易行情、展示信息披露文件,为各市场层级挂牌公司提供差异化服务。


第二章创新层的进层条件和降层调整情形

第七条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截至进层启动日的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二)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8000万元,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截至进层启动日的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三)最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2500万元,最近两年定向发行普通股融资金额累计不低于4000万元,且每次发行完成后以该次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均不低于3亿元;

(四)截至进层启动日的120个交易日内,最近有成交的6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票市值不低于3亿元;采取做市交易方式的,截至进层启动日做市商家数不少于4家;采取集合竞价交易方式的,前述60个交易日通过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万股;截至进层启动日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

第八条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挂牌同时或挂牌后已完成定向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且截至进层启动日完成的发行融资金额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不含以非现金资产认购的部分);

(二)最近一年期末净资产不为负值;

(三)公司治理健全,截至进层启动日,已制定并披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利润分配管理制度和承诺管理制度,已设董事会秘书作为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并公开披露;

(四)中国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挂牌公司完成发行融资的时间,以定向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债的挂牌交易日或挂牌转让日为准。

第九条以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为进层启动日的挂牌公司,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当年所披露中期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意见应当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二)中期报告载明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第十条挂牌公司或其他相关主体在截至进层启动日的12个月内或进层实施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挂牌公司不得进入创新层:

(一)挂牌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被司法机关作出有罪判决,或刑事处罚未执行完毕;

(二)挂牌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因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等处罚且情节严重,或者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形;

(三)挂牌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行政处罚;或因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全国股转公司等自律监管机构公开谴责;

(四)挂牌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五)挂牌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情形尚未消除;

(六)未按照全国股转公司规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或者未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编制并披露中期报告,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导致未按期披露的除外;

(七)最近两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仅根据本办法第七条第二项规定条件进入创新层的,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八)中国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申请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二)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8000万元,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三)最近两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500万元,完成挂牌同时定向发行普通股后,融资金额不低于4000万元,且公司股票市值不低于3亿元;

(四)在挂牌时即采取做市交易方式,完成挂牌同时定向发行普通股后,公司股票市值不低于3亿元,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4家,且做市商做市库存股均通过本次定向发行取得。

前款所称市值是指以申请挂牌公司挂牌同时定向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

第十二条申请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完成挂牌同时定向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债,且融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含以非现金资产认购的部分);

(二)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项的规定;

(三)不存在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至第五项、第七项规定的情形;

(四)中国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挂牌公司符合挂牌条件,但未进入创新层的,应当自挂牌之日起进入基础层。

挂牌公司未进入创新层的,应当进入基础层。

第十四条创新层挂牌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国股转公司将其调整至基础层: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均低于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两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二)最近一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三)最近一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最近一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净利润为负值;

(四)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或者提出异议;

(五)因更正年度报告导致进层时不符合创新层进层条件,或者出现本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情形;

(六)不符合创新层进层条件,但依据虚假材料进入的;

(七)未按照全国股转公司规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或者未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编制并披露中期报告,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导致未按期披露的除外;

(八)进入创新层后,最近24个月内因不同事项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的次数累计达到2次,或者因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九)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

(十)仅根据本办法第七条第三项或第四项,或者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或第四项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市值均低于1亿元的;

(十一)中国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其他情形。

仅根据本办法第七条第三项或第四项,或者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或第四项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不适用前款第一项的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九项和第十项规定的连续60个交易日,不包括挂牌公司股票停牌日。


第三章创新层的进层和降层调整程序

第十五条全国股转公司自进层启动日起开展进层实施工作。基础层挂牌公司披露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后,符合创新层进层条件的,通过主办券商提交进入创新层的材料。

第十六条主办券商为挂牌公司提交进入创新层的材料前,应当核查其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至第十条的规定。

仅根据本办法第七条第三项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应当披露符合相关条件的公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意见,充分说明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及相关会计处理的合理性。

第十七条挂牌公司存在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或者权益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等情形的,主办券商应当在相关情形已完成整改、消除影响后,为其提交进入创新层的材料。

第十八条全国股转公司要求挂牌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对有关事项作出解释、说明、更正和补充,要求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其他证券服务机构进行核查的,在有明确结论意见前,暂不将其调入创新层。

第十九条挂牌公司正式进入创新层前,全国股转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网站公示拟进层的公司名单。

挂牌公司在名单公示后的2个交易日内,可以事实认定有误为由申请异议。全国股转公司结合异议核实情况,作出进层决定并公告。

挂牌公司对进层决定存在异议的,可以自决定公告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申请复核。复核期间,全国股转公司作出的进层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创新层挂牌公司出现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降层情形的,全国股转公司自该情形认定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启动降层调整工作。

创新层挂牌公司的降层调整由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委员会审议,并形成审议意见。全国股转公司结合挂牌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决定。

挂牌公司对降层调整决定存在异议的,可以自决定公告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申请复核。复核期间,全国股转公司作出的降层调整决定暂不执行。

第二十一条创新层挂牌公司出现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第九项至第十一项规定的情形被调整至基础层的,自调整至基础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再次进入创新层。

创新层挂牌公司因更正年度报告导致其出现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情形被调整至基础层,且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的,或者因出现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被调整至基础层的,自调整至基础层之日起24个月内,不得再次进入创新层。

第二十二条挂牌公司出现股票强制终止挂牌情形的,全国股转公司在其股票终止挂牌前,不对其进行层级调整。

第四章自律管理

第二十三条全国股转公司可以根据挂牌公司分层管理的需要,要求挂牌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交相关材料或对有关事项作出解释、说明、更正和补充,要求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其他证券服务机构进行核查、出具文件。

第二十四条挂牌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规定,对所提交材料或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挂牌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全国股转公司可以依据有关规定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所称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均指经审计的数值。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具体含义或计算方法如下:

(一)净利润: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并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二)净资产:指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三)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并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规定计算;

(四)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Rn代表最近一年(第n年)的营业收入。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不少于”、“不低于”、“以上”均含本数。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全国股转公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资料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