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777
发布日期:2022-06-07浏览次数:5706
发布日期:2022-10-21浏览次数:226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2255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2134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2054
发布日期:2024-03-30浏览次数:1441
发布日期:2022-10-21浏览次数:1256
发布日期:2022-10-21浏览次数:1236
发布日期:2022-06-18浏览次数:1080
YCY会计人访谈是一个系列,访谈的目的是”展示和记录会计人星光“,访谈的是有时代代表性,有闪亮点的普通会计人,访谈是公益性的。访谈的方式是先在腾讯会议室公开分享和答问互动,再整理为文字稿。本访谈已经访谈6人,均来自YCY会计行业观察A1或A2微信群。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推荐或自荐访谈嘉宾。
YCY会计人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享嘉宾围绕相关的会计职场经历与见闻,就“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在想什么““我看到了什么”四类问题做分享。(详细问题请见附表)2、就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
本期访谈在2022年7月20日上午举行,有38人参与了访谈,整个时长约105分钟。如下为本次分享的关键字。
如下为根据会议录音的整理稿摘要,经过本人审核。本文版权归访谈双方所有,写作者尹成彦仅为标注原创需要。
我的读书和职业经历与感悟
——实习和工作经历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毕业的,在大学旁听过会计课程。毕业当年,在参加完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后入职德勤华永会计所,现在是审计与鉴证业务线下的专业技术部经理。
我选择会计工作多少是受家庭影响的,我家里有长辈是分管财务的集团副总,所以我很早就听说过四大,在大一实习的时候也看过大型会计所的审计报告,那时候的我感觉很专业。大学期间,我在德勤实习过两次,都是通过校园比赛进去的。因为很早就想明白要走会计师这条路,想着多一些积累可能更好。两次实习后认识了深圳所很多同事,所以入职后就被我的校友拉去做A股IPO了。
我还在大中型券商的投行部实习过,基本对上市规则和体系有了一个了解,也在实际过程中学到了怎么写招股说明书,怎么跟其他中介机构沟通,怎么和企业打交道,也锻炼了文字能力。这样的经历也让我在A股IPO审计中很快上手,承担了很多反馈意见回复撰写的工作。A股IPO成功后,我被领导推荐到风险咨询部门,做过集团治理战略规划、风险体系建设和离任审计等,之后我又被推荐到税务部轮岗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一些资深的税务顾问,参与了一些国际税收方面的项目,开阔了眼界。很幸运,我还被推荐走了快速晋升通道,工作满两年就成为高级审计员第二年(Senior 2),然后就开始带队了。
在作为项目负责人期间,我做过一个港股IPO,但发现了舞弊,当时是面临很大的压力,好在合伙人有坚持,最后终止业务了。
领导看到我喜欢学习,在香港IPO这方面也有兴趣,就推荐我到香港德勤的技术部交换18个月。香港技术部是德勤在亚太地区的IFRS研究中心之一,合伙人和同事都非常资深并且水平很高,不仅针对大陆和香港市场,也参与国际上的讨论。在香港交换结束后,我回到了深圳的技术部。
回头看我自己的经历,有很多机会是得益于我在大学期间实习和学习的积累。另外,也可能是我比较坚持。我对自己的评价之一就是比较有韧性,能长期坚持学习和成长。不过在坚持过程中,我也总结了一些方法,比如很重要的一点是以事实、客观需求为基础,由此来设定目标,明确目标所需的内容,然后针对性地学习。我读书时候的系主任一直跟我们讲一句话,叫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这句话一直让我很受益。
我这6年成长最快的是在香港那不到2年的时间,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技术部中那些资深的合伙人,其对于准则文本的把握,对于流程的管理,边界感的控制,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这多少是给我带来了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我学到了很多,回到深圳后很多也应用在工作中。
在香港有一种深入人心的流程文化,例如,先开一个简单的十五分钟的会来说明事项的背景、目标、需求、应用场景,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现在缺什么。用很短时间开会定下来根据现有的资源在接下来的流程安排是什么,确定两三个中间碰的节点,大家先按流程做着看,有哪里不对赶紧调整,不要等到最后再重做。我在香港认识到一点,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是一次性做好,都是在不断完善,不断反馈迭代的。实质目标很重要,但要想事情顺利、大家做得开心,不在最后一刻鸡飞狗跳,流程管理也很重要。
我在大三的时候积累总结了一个座右铭,现在也没改,就是:相信持续性积累和改善的力量。持续、积累和改善,我自己觉得可能在专业领域中比较重要。
——我的职业方向
我刚毕业的时候,进入四大的职业路径设计和很多人是类似的,做几年审计,去投行,然后去企业做董秘或做财务总监。去了香港技术部后多少转变了这个方向。在香港做会计技术时,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发现自己在技术方面确实比较擅长,而且生活和工作更加自在,也更符合我自己的特质——喜欢学习有理论、有规则体系的东西,能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这其实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起码五年以内,我会放弃很多管理方向的工作,比如最近婉拒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机会,我内心是很感谢给我这机会的人。但主要考虑到自己在专业领域刚刚入门,想看看自己能走多远吧。
——为什么选择进入会计所
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选择了会计所这个方向。主要是因为我不希望太早进入某一个特定的行业。在读了经济学后,天天看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行业发展过程,就会知道很多行业是有周期和红利期的,常青的企业像可口可乐、宝洁这种很少了。我又明白自己是风险厌恶型的人,不想把自己早期的职业生涯投入到一个可能太受周期波动的行业中,因为一个行业低谷可能会有五年、甚至十年。我当时考虑职业方向的过程是“职能×行业”。我个人更多喜欢分析、财务管理方向的工作,在学习和实习中又了解财务确实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所以在职能方向就选了财务会计,由于不想太早去一个特定的产业当中,我就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机构。在正式加入德勤前,我放弃了去一家资本市场业务很好的律所的机会,主要是考虑到一个职能或岗位未来大概率的发展方向。做会计、审计之后可以做投资、CFO,也有做CEO的,但律师、法务从事管理类的机会或相关方向的转型可能就少一些,在未来转型或发展时或许会少一些选择,还是希望容错率高一些吧。
——如果回到从前
我高考填志愿是估分低了,如果重回高考填志愿我会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去更好的城市读书,比如去上海交通大学读法学,去上海财经大学读商科,去读理论功底深一点的学科,因为技能型的学科是可以后期培养的,应该还是不太会选会计。理论功底深厚的学科比较容易出大师,可以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并内化为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这是以后面对现实中的困难、面对复杂问题的重要准备。
学了经济学之后,我觉得是有意识地认识到思维方式是有一定层次性的,比如会计处理,也比如商业模式、产业竞争和宏观环境,这种思维层次的切换,对于和企业高管对话可能比较有帮助。在专业服务领域,能和企业高层有质量地对话可能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能力。
如果重回职场之初,我应该还会选择同样的职业道路。
——作为过来人的职业看法
我很庆幸我选了经济学专业而不是会计专业,因为经济学真的很开阔思路,思维方式和视角比较宏观。而会计专业过于注重细节和技术,这种习惯对于我这种更喜欢关注重点、方向思维方式的人,可能对于长远发展有点限制。大学这个期间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方法论的时期,学一点高层次的,学一点有理论基础的东西可能好处会多一些。
另外,如果想从事商科方向的工作,可能先定职业方向,并在这个方向早积累、多积累会好一些。早积累是因为大学期间的机会成本是相对比较低,通过实习可以初步了解一个岗位的内容,以判断自己是否合适,我在大学除了在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外,还在银行、信托、私募和国企里实习过,每一份都用心体验,就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份工作。这种机会在毕业后是很难得的,换工作太多其实对简历并不是很有帮助。
多积累是因为在企业工作中,尤其是专业领域,积累越多对于个人成长和专业水平提高越有帮助,很多时候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迭代,才有可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洞见。另外,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早积累或许多少会有一些先发优势,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见识更多的领域和有更开阔的视野。
关于四大所的技术岗位
我现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块。一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应用;二是给我们的审计团队提供会计准则方面的支持;三是关于财务报告的技术复核,把控项目的风险。这个工作相对小众,国内四大所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最多也就两三百人。
这个工作季节性很明显,每年三四月份和八月份会加班很多,基本都是在忙着做复核。其他的时间不怎么加班,基本不出差。这份工作和生活的协调,比之前在审计部门要好很多。
这个工作的价值是:对会计所能体现我们的专业力量和把控审计风险;对于企业和我们的审计团队能提供专业支持;对于资本市场能尽量为合理分配资源提供决策信息。财务报表影响企业估值、融资,很多时候还涉及个人利益,比如对赌协议是否完成或者高管的当年奖金。审计是合理保证企业的经济交易和事项能得到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别是对于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的经济事项,我的工作就是尽量让企业的财务报告尽可能反映出经济实质,提供更有决策意义的信息。
这份工作有乐趣。因为我喜欢研究,研究具有理论性质的有应用场景的东西,也很喜欢改善。持续地改善可以让工作更有效率,工作成果也对服务对象更有用。
这个工作的职业病就是对数字太敏感,爱做复核。比如技术部门的同事去搞团建,吃饭结账要仔细看看菜单,干什么后都复核一次然后提问。
三到五年内我可能会继续做这份工作。这份工作的覆盖面和丰富性可能不如财务总监,但潜在的空间仍然很高,比如很多发审委委员都是会计所的技术部门出身,我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水平。而且会计准则的知识体系还是足够丰富的,可以学的还很多。比如在保险等特殊行业或一些深入的领域我的经验还欠缺很多,US GAAP我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如果在这期间我换了工作的话,可能薪酬要超过我现在的几倍吧。前一段时间我接到了一个全球性制造企业的会计政策专家的岗位,年薪在70-80万之间,其实和一些小公司的财务总监差不多了,但现在工作本身的意义和灵活性可能更吸引我。
这份工作的门槛没有明确的资历和学历要求,主要还是看能力。这份工作需要在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上市规则这三者中起码两项上有长期的积累。如下图所标示的,这样的积累是随着时间和精力投入水平的变化,有不同的表现。
这个图上,1这个位置上的人可能很多,大概是在会计所工作两到三年,对审计报告有一些感知的人。类似阶段的会计师跳出去的薪酬通常和在会计所差不太多。到2这个阶段通常是带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由于很多精力在做管理和沟通的工作,专业水平提高得不多甚至有人是下降的,因为没有时间去学习。到了3这个阶段,可能是融会贯通所有的基本专业问题,复杂的问题也能够有方法、有依据的解决。
做好技术工作的关键点第一是要持续地学习,学精学深学透比较重要。第二是不能手松,如果轻易放过,很可能就会出问题。在年审复核阶段,审计同事们压力很大,很多是带情绪的,所以这份工作耐心和高情商也很重要。
过去几年这份工作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大的成就感。可能比较成就感的是对某一项准则背后的原理搞明白了,帮同事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了。
过去几年我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在香港的学习压力。在香港技术部,同事大多是工作了很多年的资深经理,就我工作三年多一点。不过很幸运,按时升了经理,按我自己的体会,没有被辞退就已经很好了。
我做技术工作时间不算长,但是在尝试构建一套应用准则的方法,不是从会计分录出发的,也不是从一条一条的准则出发的,我想尝试探索一套有会计特点的系统性方法和思维范式。
十年后,我觉得ESG披露的方向可能是会计所技术专家需要关注的新方向,尽管国内还没走到对ESG需求很高的阶段,但随着高质量经济发展和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反思,ESG会是一个趋势的。如果从企业的角度,会计技术专家可能要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内部的数据生产流程,知道业务是如何变成这些数据的,才能真正地帮助企业把准则落地,这通常是负责会计政策的首席会计官的工作,不过在国内还比较少。
在会计准则这个领域的专家我首推张为国老师。他看问题很中立,客观,层次很高又很具体,有实务有理论,读他的文章真的是受益匪浅。
——关于考证和学习
我在大学的时候考了会计从业资格和基金从业资格。毕业后先考了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在香港的时候考了香港会计师。我还想几年后考CFA来系统地学习,但现在真的是时间很不够用。
我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想学一下到底会计实务是怎么做的,学完之后去实习发现真的差不太多,只要你按规范做,真的书上写的和实际操作不会差太远。
司法考试对我帮助很大。比如面对复杂的会计处理时对于权利义务的识别。在IPO时候涉及很多法律问题,民商法比较全面的学习让我能容易去做法规检索,并多少理解一些法律背后体现的理念和精神。
我在学校里选修过一些法学课程,除了是因为必修,大多是出于兴趣,例如《法学通论》《案例法研究》《商法》《民法》和《经济法》。准备司法考试时我主要是看辅导用书,听课比较少,主要听了民法、民诉和国际法。在学习过程中,哪里觉得不太清楚的,我主要是去看法律条文,在裁判文书网看案例。司法考试备考时间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那时候的司考是600满分,360分通过,但通过率不到10%,我考了429分,应该是挺高的分数,那时候我就大概明白,我确实比较擅长这方面的学习,相对于数学来说。
我还考过保荐代表人考试,考了三次,每次都五十一二分,我就放弃了。确实是缺少备考时间,而且这考试相比会计和法律,原理性的东西少了很多,需要大量需记忆的内容,工作后真的比较难准备这类型的考试。
注会在我工作的行业当中是一个标准配备,价值体现得反而不是很明显。
关于学习。早期的时候我两三个月会画一张纸,梳理在会计、审计、税法、上市规则、行业知识几个领域中,哪些是我会的,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是还需要学习的,已经有的知识是不是能解决日常工作碰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还需要补充什么。我会根据这个梳理来针对性地学习,当时对我挺有用,不过现在用处变小了。因为该了解的规则都差不多了,通过书本来学东西已经很难了。我现在更多地通过案例来学习,去和同事聊,去和企业的人聊,去看问题背后相关的准则问题,延伸学习。
我的英文水平是在香港磨炼出来的。我在大学学的英语达不到工作语言的水平。每天听、每天读,晚上回家读准则,读《风格的要素》(注:英文写作指南图书)但现在也没读完,读英文的原著。就只能这样一点一点积累。
我会定期浏览一些网站,如财政部会计司、国税总局、证监会、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的话,季丰的会计师驿站(CPA-jifeng-weixin)覆盖的范围很广,我觉得很好。
我很想读会计学的博士,但是我搜了资料发现要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我不擅长的学科,还要全职读,想了想还是MBA适合我,可以跟教授们学一些研究方法,听一听政策背后的思考和传导路径。
我想推荐达里奥《原则》,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想追求卓越,做出成绩,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理念。
我有一个微信公众号“胖胖准则研究”,在公司里没有特别宣传,加我好友的同事可能知道。类似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有几个比我写得好,比如准则观察(已经停更了)、岁月哥特(也已经停更了),丰言丰语。丰言丰语主要是关于金融工具方向的,虽然我有的时候看不懂,但能感知到水平很高。
我的一些职业见闻
——成功/落后的人
我看到的(世俗意义)成功的人有在香港做投资的,做分析师的,有去公司做财务总监的,也有去卡内基梅隆、耶鲁大学读书的。我觉得他们的共同点之一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且这个目标设定的并不低,自己围绕这些目标去展开努力。共同点之二是能接受事实,实事求是地设计方法解决问题,很灵活。在技术领域,这样的人就是追求卓越,对自己有高水平的要求,不得过且过。
另一面的,我看到的落后的人的共同点之一就是目标感比较弱。对日后缺少打算,对工作的体会不太敏感。当然,他们在生活当中可能活动很丰富、活得很开心。
——关于香港和深圳的工作环境
香港和深圳的基层人才比较多,很卷。
因为教育的分流,香港本地人读大学的人少很多,所以香港前三前四学校的学生毕业大多能找到一些相对不错的工作,薪水比在深圳高。如果是大陆同学过去,工作前两三年合租比较难,不过合租的房子物业管理的比较好,住着比较省心。香港买房的首付不高,利率很低。我认识的在香港工作的同学大多都有计划在香港买房。当然这些都是经过了很多轮筛选的人了。吃饭方面,可能是因为进口食材的关税和管制原因,同等价格香港的品质确实要一些,同等品质深圳的价格要高不少。
在香港工作的边界感很强。香港的企业主要是金融和贸易,缺少创业公司,也比较少高科技企业。
同样的工作,在深圳的工资比在香港低很多。靠前的基金或投行的工作,在香港毕业2-3年内年薪百万港币还是能达到的,但在深圳就比较难,不过深圳创业机会可能要多不少。
——关于四大的工作
如果不是有太多资源、又或者很善于交际,我觉得来四大是可以的。在四大工作应该可以说是一个中等水平的选择。不过要在四大打好基础才能有助于未来的发展。在深圳四大出来的高级审计员太多了,这个岗位跳槽去企业没有什么额外的议价能力。看市场上的价格,高级审计员第3年的话,年薪大概都在30万左右;高级审计员第1年或第2年,月薪大概就2万左右。这时候跳槽和在四大的薪酬是差不多。但是如果你能在高级审计员阶段或在前两年的阶段每年拿到很高的评级,市场还是比较认可的。不过,如果是一张白纸进入四大的,完全没有会计、财务、法律或税务基础,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那前两年可能比较辛苦,学得再快很可能也只能拿到平均水平的评价。因为总有一些基础很好的同学表现得更好,他们甚至可以做一些超过本身级别要求的工作。
之所以有些同事不加薪也跳槽离开,主要是因为太苦,苦到二十八九岁的人就很难坚持了。那种苦不仅是身体累,而且有心累。作为高级审计员要管理和带领低年级的同事,如果同事不给力的话就会觉得特别痛苦。所有的工作你都要去复核,甚至重做,碰到经理或合伙人要求严格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做的东西也不行,也要重做。只要项目的容错率一低,Deadline卡得又死,资源还少,人就开始变得焦躁起来,加上加班熬夜免疫力下降,人的状态很容易变差。在刚毕业那2年,我做IPO也吃过这样的苦,大年三十写反馈材料,国庆节也加班,公司组织外出活动都没参加,我每两个周末都要去一趟医院看病。我在实习和刚毕业那两年熬夜很厉害,实习的时候胃出血被救护车拉到医院了,打了止血针回来又加班。
问答
问:请说说自己的工作能力方面的细节,有没有提升工作效率,或者解决问题思维方面的建议?
答:我举一个例子尝试看看能否说明。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安排给我一个整理监管机构文件的杂活,从这些文件中挑出来相关的会计监管信息。这些文件都是PDF,有的是文字,有的是扫描图片,大概50份文件,一个文件大概有五六七八页的英文,每个文件都有不规则的编码。我首先对这些文件做了一个统一编码,比如1-、2-、N-,这样这些PDF文件在文件夹的位置就被固定了下来,方便我筛选的时候定位;第二我对能做搜索的PDF文件(非扫描版本的)先在文件夹自带的搜索框中做几个关键词搜索,在Excel中把编号记下来,再点开摘取相关的内容。第三,对于剩下不能搜索的图片文件一个一个点开去看,找出相关的反馈意见。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搜索,再整理成一个分门别类的Word文档,一个上午完成了。交给同事的时候,看得出来他多少有点吃惊,他可能大概预期要一两天的。
这个例子可能是我工作思维方法的一个应用。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把一些很混沌的事情分类弄清。当我觉得一个事情做起来太蠢的时候,我就要想有没有优化的方法。然后围绕目标设计方法。在这里我推荐斯蒂芬·P·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其中有一章是工作设计。
问:四大会计所在国内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个人去四大会计所工作的成长空间?
答:实事求是地说,四大跟十年前、二十年前比是远不如了。在专业机构范围,算上投行、私募,四大会计所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地方。所以在国内增长和竞争力方面它都并不是一个有优势的地方。如果有出国的计划,那在四大工作的经历是有帮助的,四大在国际上的专业优势地位确实还是很受认可的。
问:读研是读财务管理方向还是数据分析方向,哪个以后职业发展会更有竞争力?
答:我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在这个方向,我只能说一点我的见闻和我的思考。我并不能说哪个会更好。财务管理不如数据分析时髦,但我觉得它仍然是能应对现在的管理需求的。在相对传统的行业当中数据分析可能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数据分析岗位能力的关键需求之一是面对大量数据时具有编程能力,因为商业洞见财务管理和数据分析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很多传统企业的数据量可能不需要编程就可以解决,这样数据分析的价值可能就没那么有优势地体现出来。不过如果你在成本管理、商业洞见、定价、信用政策管理等方面能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能给公司创造实打实的价值的时候,这样的职业也是很有价值,比如市场上就有专门招聘应付账款财务管理负责人的,岗位的年薪的范围在40-60万之间。数据分析在可能更多的还是具体执行,在管理这方面或许有点薄弱,如果在战略部或者说董事长办公室能洞见提供辅助决策还好一点,但如果在财务部、业务部门,前三年可能还好,但要往上升的时候那就需要的不仅是数据分析单方面的能力了。
问:有会计师事务所经验的人到企业做财会工作,比较一直在企业做财会工作的人有哪些不同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优势?
答:我接触过企业里的一些四大出去的人,合规意识、方法流程的意识可能强一些。比如对一个事情做还是不做,会计所出来的人可能会先判断对还是不对,评估一下做与不做的影响,然后才是真正的做不做和怎么做;但很多在企业里的人,一般是按习惯或按简便方法做,很多东西会被忽略,所以可能会导致有时一些坑可能在很后期的时候要填。
附:访谈问题
原创 尹成彦 YCY会计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