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内控常见漏洞

发布日期:2024-12-30浏览次数:10标签:振兴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和咨询服务

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

一、企业内控常见漏洞:

控制环境方面

1.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职责不清,决策流程不规范,影响企业整体运作方向把控。

2.企业文化缺失:未形成积极健康、强调合规和风险意识的文化氛围,员工对内控重视不足。

3.人力资源管理薄弱:招聘环节把关不严,培训不到位,绩效考核不合理,易导致员工能力与岗位不匹配、违规风险增加。

风险评估环节

1.风险识别能力差:对外部市场变化、政策调整以及内部运营中的各类风险敏感度低,不能及时察觉。

2.风险分析不全面:仅考虑单一风险因素,忽视多种风险的关联性及潜在连锁反应,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影响程度。

3.应对策略缺乏针对性:制定的风险应对措施未能契合企业实际情况,无法有效降低风险危害。

控制活动层面

1.授权审批不规范:审批权限设置模糊,存在越权审批现象,或审批流程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管控作用。

2.会计系统控制不足:账务处理混乱,会计凭证审核不严格,财务报表编制不准确,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及决策依据。

3.财产保护薄弱:对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盘点不及时,出入库管理松散,易出现资产丢失、损坏或被盗情况。

信息与沟通方面

1.信息系统不完善:系统功能欠缺,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准确,不同部门间信息难以共享和有效传递,导致协同工作受阻。

2.沟通渠道不畅: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问题反馈不及时,影响内控政策的落实和优化。

内部监督部分

1.监督机制失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监督范围有限,不能定期、有效地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2.整改落实不力:发现内控问题后,未能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严格执行,导致同样问题反复出现。

二、企业常见内控漏洞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某连锁餐饮企业授权审批漏洞

情况:该餐饮企业在采购食材方面,虽设定了采购金额对应的审批权限,但不够明确细化。比如,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海鲜类食材采购需区域经理审批,但未明确特殊情况下(如临时加急采购)的审批变通方式。有门店店长利用这一模糊点,多次私自超权限采购高价海鲜,声称是加急情况却无相应核实流程,再通过虚报价格与供应商勾结从中获利,导致企业采购成本虚高。

漏洞体现:授权审批不规范,权限设置存在模糊地带,且缺乏对特殊情况审批的有效监管机制,让别有用心的员工有了可乘之机。

案例二:某服装制造企业风险评估不足

情况:企业一直专注于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趋势和贸易政策变化关注极少。当国外某主要出口市场突然提高服装进口关税,并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限制服装面料成分时,企业毫无应对准备。大量已生产的准备出口的服装不符合新要求,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还面临违约赔偿风险。

漏洞体现:风险识别能力差,没能及时察觉外部政策变动风险,且风险分析不全面,未考虑到国际市场政策变化对自身业务的重大影响,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案例三:某电子科技企业信息与沟通不畅

情况:研发部门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电子产品,准备推向市场,但在这过程中,销售部门却毫不知情,依旧按原计划推广旧产品。因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研发成果信息没有准确传递到销售部门,同时部门之间缺乏日常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新品上市延迟,错过最佳推广时机,被竞争对手抢先占领市场份额。

漏洞体现:信息系统不完善,无法保障重要业务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并且部门间沟通渠道不畅,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案例四:某商贸企业内部监督失效

情况: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配置不足,且在组织架构中独立性较差,审计工作常受管理层干涉。在对财务报销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部分员工存在虚假报销差旅费的问题,但只是简单通报,并未深入追踪落实整改措施,也没有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结果虚假报销现象屡禁不止,企业费用支出不合理情况愈发严重。

漏洞体现:内部监督机制失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够,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且对于发现的内控问题整改落实不力,使得问题反复出现,损害企业利益。

来源:ESG与可持续发展管理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