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1167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7271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677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725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4051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863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755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57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40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150
什么是审计结果?对于审计部门而言,审计结果就是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审计建议等。审计结果如果能被用来促进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等,那么审计结果就是有价值的,审计结果就可以成为审计成果。
但是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花费大量精力获取的审计结果,并不能成为审计成果,主要原因有:
一是审计发现质量不高。审计发现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或者合规层面,系统性的审计发现少,不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二是为开展审计发现分析。未能形成审计发现分析机制,或者科学的没有审计发现分析方法论,不能从多个维度从审计发现的问题中,总结出普遍规律。
三是审计结果没有形成“审计产品”。很多审计结果只是停留在审计报告,使审计结果没有能以其他形式走出审计部门,为组织提供更多的审计咨询服务。
针对以上的原因,促进审计结果向审计成果转化当然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审计技能和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发现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要清楚,什么样的审计发现是各级管理者最需要的。
二是建立审计发现分析机制,建立审计发现分析的方法论。对审计发现进行分析,不仅是对审计思路、审计流程、审计方法等进行复盘的过程,更是以点带面寻找规律的过程。
三是树立产品思维,多种角度输出“审计产品”。审计部门除了可以提供审计报告外,还可以提供风险提示函、审计情况摘要、专题分析报告等内容,向多个层次提供“审计产品”。
四是提高共享意识,分享审计成果。建立审计信息分享平台,与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分享审计发现及分析、风险预警信息等,一是使被审计单位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完善内控管理;二是是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制度时从源头上防范违规问题的发生。
来源:审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