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发布日期:2022-09-23浏览次数:350标签:振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会、税务

原载《财会月刊》2022年第15

【摘要】现金流量表源于披露资本循环、说明资产负债表项目数量变动的原因以及现金在未来变动趋势的需要。正是基于这种需要,形成了现金流量表的基本表式和结构,就是以说明现金净流量的形成原因为基础,分别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现金流量表的这种表式和结构本质上是为了表明现金在未来的稳定性。为了确保这种稳定性衡量的准确性,就必须使得每项业务活动的现金边界确认合理、正确。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产生基础;构造原理;发挥作用;项目确认

现金流量表作为传统的三大主要报表和现在的四大主要报表之一,几经修改完善,至今仍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总体上说,为什么需要现金流量表,怎样构造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什么,现金流量表项目怎样确认,这些方面都还存在一些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一、现金流量表的产生基础

传统上对现金流量表产生基础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一是核算说。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一般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意味着会计核算对业务的处理基础是:无论本期发生的收入是否收到现金都要列为本期收入,无论本期发生的费用是否付出现金都要列为本期支出。但这样无法披露企业本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实际情况,就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披露企业所有业务在本期现金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信息。这显然只是就会计说会计,没有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即会计环境视角说明现金流量表的产生基础。二是补充说。现金流量表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弥补资产负债表信息量的不足,但对于为什么要弥补、弥补什么内容的问题,并没有学者从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系上进行揭示。三是作用说。一般认为,现金流量表能够披露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从而能够用于分析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投融资活动情况。显然,作用说是从现金流量表形成以后产生的用途视角进行分析,而非从产生基础的视角做出说明。如果寻根溯源,现金流量表的产生基础与上述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公司设立目标的需要。公司设立的目标经历了股东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历史变迁,无论这一目标是从哪一个主体的视角提出的,最终都必须以公司经营活动所创造和实现的价值为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过程,资本循环的基本形式是:GWPW′—G′,资本循环周而复始的持续不断进行,也就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持续不断进行,形成了资本周转。从资本循环的公式中可以看到,股东向公司投入的股本金是以货币资金的形态而存在的,即便是以非货币资金形态的出资也必须要对其进行估值,从而也具有货币资金的形态特征。正因为股东投入公司的股本金处于货币资金形态,通过公司开展经营活动进行资本循环,从而实现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后,资本也应该处于货币资金形态。但是,由于投入公司的资本在法定期间并不能退出,而是要不断地周转使用,这就使得公司投入资本所收回的货币资金,以及资本增值所增加而未分配的货币资金,在周而复始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转化为各种形态的资产,而非仅仅处于货币资金形态。尽管如此,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仍然需要获得一定期间内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信息,特别是股东投入的货币资金通过经营活动开展后所带来的货币资金的增量(资本增值)信息。只有每一次资本循环的结果所取得的货币资金都大于初始投入的货币资金,公司所创造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而处于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的状态意味着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最终实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最惊险的一跃(就是商品在市场上被出售而转化为货币资金)”没有实现。

所以,现金流量表之所以产生并不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不同所致,而是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所致。无论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都需要了解公司资本循环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是否已收回本金并形成多大的增量,这与会计的核算基础无关。事实上,现金流量表中各项业务活动,特别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之所以采用时期数,主要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

2.会计报表使用者获得原因信息的需要。财务会计提供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披露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基本信息,公司制企业的经营者所要履行的受托经济责任主要就是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所以,财务会计报表首先必须要披露一定时期公司或者经营者通过经营实现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结果信息,为此必须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披露了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当然包括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信息。假定某公司设立时,股东以现金方式投入股本金一亿元,那么在公司设立时的初始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一方的股本为一亿元,资产一方的货币资金也是一亿元。这无非说明,公司尚未经营时股东的投入本金是保全的,并且处在货币资金状态;如果在一年的经营活动中,负债增加五千万元,那么期末资产就是货币资金五千万元、存货五千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一亿元。所以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一方的负债和股本是一亿五千万元,资产一方是两亿元。这样资产负债表两方就形成了五千万元的差额,该差额实际上就是公司的利润,由此,资产负债表的两方正好相等,这说明公司本期的经营实现了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任何一个公司的负债和资本都会转化为资产,即使没有分配的利润也会转化为资产,当期的收入会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当期的成本费用会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这意味着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结果都表现在资产上,这正是资产负债表既能披露财务状况也能披露经营成果的根本原因。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一般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期初、期末余额会发生总量和个量的变化。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不仅要获得公司或者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的信息,更需要获得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信息。在上述例子中,一方面,公司的期末总余额比期初增加了五千万元,这就是当期的经营成果即利润,这一利润是怎样形成的,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必须获取相关原因信息;另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也会发生增减变动,进而影响财务状况,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也必须获取相关原因信息。所以,资产负债表作为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就是结果报表,为了说明报表中期初、期末余额总量和个量的变动原因以及每个项目数量变动的原因,就必须要提供原因报告,并形成完整的报告体系。就每个项目数量变动的原因而言,首先需要说明的就是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相对期初余额即现金净流量变化的原因。这正是现金流量表的形成基础,它决定了现金流量表的表式和结构。由于现金净流量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所以现金流量表的表式和结构就与公司业务活动的分类及其构成密切相关。

综上,现金流量表产生的原因是,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不仅需要公司或经营者披露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结果信息,也需要披露这一结果形成的原因信息。原因信息的披露既涉及总量,也涉及每个项目所形成的个量。

3.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获得未来信息的需要。如上所述,财务会计报表是披露一定期间公司或者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但这是过去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从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视角看,无论是股本还是债权,之所以投入公司都是因为预期未来能够获得收益,这就意味着股东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和提供债务的行为都是指向未来的,从而具有前瞻性。不仅初始投资和提供债务是如此,而且追加投资和持续提供债务也是如此。所以,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就必然要获得公司未来能否持续经营、稳定发展的信息。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视角看,公司通过经营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能否持续不断地在市场上实现,从而实现资本货币形态的价值增值?这就要求公司未来通过经营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取得货币资金,它不仅能够用于还本付息,而且也能收回投资实现预期投资报酬。资产负债表只是披露了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及其增减变动情况,并不能反映未来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流量的变动趋势。而现金流量表通过公司各项业务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的变化,不仅能说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现金净流量变动的直接原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业务活动结构,能说明未来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流量的变动趋势。可见,现金流量表之所以产生,是为了满足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及其净流量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判断的需要。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表的产生基础是,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获得一定期间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及其变动的数量信息。通过这一信息可以进一步说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动的原因,并揭示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流量的变动趋势。

二、现金流量表的构造原理

迄今为止,现金流量表的构造原理仍既不原生也不明确。被论及最多的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似乎现金流量表最初就是现在这样的表式和结构。现有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认为其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就是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现金,还包括现金等价物。这里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货币资金,它并不涉及存放地点,只涉及所有权主体。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否包括现金及其等价物并不重要,这只不过是扩大了现金流量表中所披露现金的范围,但并不涉及现金流量表的构造原理。实际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的会计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现金流量表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以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转换;二是实现上述转换可以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方式。有关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所要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现金流量表何以具有现在这样一种表式和结构,这就涉及现金流量表的构造原理,上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是在现金流量表的表式和结构已定的前提下形成的。现金流量表到底是依据怎样的原理创设出来的,这必然涉及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以及货币资金运行的内在规律。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现金流量表的基本需要如上所述,就是要披露公司一定期间资本循环所投入的货币资金最终的增减变动数额。从一次独立的资本循环来说,这一信息是很容易获取的,将期初投入的货币资金与通过循环后收到的全部货币资金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货币资金的增量,这是假定资本循环中的所有资产(W′)都能变现。事实上,公司一次资本循环并不一定能够使所有的资产(W′)变现,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公司的设立,其经营活动必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相应的资本循环也要周而复始地进行。这就意味着,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初始投入公司的货币资金在一次循环后不可能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全部收回。同时,基于持续经营的需要,公司也有可能和必要将一次循环后所收到的货币资金持续投入经营活动,从而转化为非货币性资产。所以,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构成项目的货币资金就只能披露为期初和期末余额。其期初余额并不是资本循环初始货币资金的投入额,只有一个特例就是公司设立而未经营时的期初资产是投入的货币资金。随着资本循环的不断进行,之后的任何期初资产一般都不会与货币资金的投入额相同;期末余额也不是资本循环后全部货币资金的收回额。所以,仅仅通过资产负债表披露货币资金增减数额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公司一定期间所有业务活动所带来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额及其增减变动额。

从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看,他们对货币资金信息披露的要求必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披露公司的总资产。公司一切业务活动的结果都会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同时,资本本金的收回及其报酬、债务的还本付息也都离不开资产的保证,这正是公司资产负债表表式和结构的形成基础。披露总资产就必然要披露作为资产构成要素的货币资金,而且既要披露数量也要披露质量。这里的质量就是指资产在未来的变现能力,这就要求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按照变现能力由大到小进行披露。货币资金是通过公司一定期间的经营后在期末仍处于变现状态的资产,其变现能力最强,在资产负债表中位列所有资产最上方。正因为这样,资产负债表就要披露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两者之间必然形成一个增减变动的差额。二是需要披露一定经营期间公司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量。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必然要求公司通过资本循环实现资本增值,而这一增值最终表现为一定期间实现的货币资金总量与投入的货币资金总量的差额。为此,公司就必然要披露一定期间所有业务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总量及其差额,这是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实现的。如果资产负债表披露的是一定期间的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是时点数,那么现金流量表披露的就是一定期间所有业务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总额及其差额的变化。其中,各类业务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总额是时期数,而货币资金流入、流出总额的差额就是时点数,这一时点数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也是时点数)保持一致。实际上,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增减变化的原因说明,这种原因说明并不是针对货币资金数量变动而言的,而是针对货币资金数量变动的质量而言的。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表之所以形成,源于两点:一是要说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化的原因,所以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原因报表;二是要说明一定期间公司所有业务活动中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总额,特别是其货币资金投入和收回的总额及其结构情况。无论是一定期间公司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化的直接原因,还是一定期间公司所有货币资金流入、流出总额的形成基础,都是由公司的业务活动直接导致的,公司不开展业务活动就不会有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从理论上说,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都会引起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这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相比期初余额的数量变化,形成了当期货币资金所有流入和流出的总额及两者的差额。所以,要知道现金流量表的表式和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关键是要了解公司到底有哪些业务活动以及这些业务活动是怎样带来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那么,公司的全部业务活动包括哪些,从哪里可以推演而出?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公司业务活动结果的最终表现。作为最终的结果报表,资产负债表必然涵盖了公司所有业务活动的结果,透过这些结果就可以追索到形成这一结果的业务上,如表1所示。

1中,作为业务活动结果之一的是货币资金,其期初、期末余额会发生数量变化即现金净流量变化,现金流量表就是要说明这一变化的业务原因。正如前面所述,现金净流量的形成是公司所有业务活动所致,这些业务活动都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呈现。首先,图1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是公司筹资活动所致。其次,通过筹资取得货币资金后,公司必然用这些货币资金购买经营所需要的各项资产,其中包括对外投资,从而形成非货币性资产,这显然是公司投资活动的结果。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投资的结果使得货币资金转化为非货币性资产。最后,公司的投资活动形成了生产经营的手段和对象,就可以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从而形成当年的利润。这一利润是由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费用后形成的,这是经营活动所致。所以,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所致。一个公司只有这三项业务活动,这些活动构成完整的业务活动循环,依此周而复始地形成公司持续经营。任何一个公司一旦设立就必须要进行筹资,通过筹资所获得的货币资金,要根据公司经营范围的需要转化为相应的生产经营手段和对象,即各种非货币性资产;公司运用这些非货币性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利润,从而完成一个业务活动循环,在此基础上又进入一个新的业务活动循环。

既然公司的全部业务活动就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那么,引起公司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化的直接原因就只能是这三项业务活动;同时,这三项业务活动的开展也必然导致公司一定期间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和总额的变化。正是以这一原理为基础,现金流量表就必然以三项业务活动为基础形成其表式,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带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并在一定期间形成累积总额(时期数),在一定期间结束的时间点上又形成流入、流出的差额(时点数),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不仅以公司的全部三项业务活动为基础而形成其基本表式,而且每一项业务活动都直接以其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量及两者差额为基本结构。正是这一结构,不仅能披露一定时期公司所有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总量,还能披露经营活动所带来的货币资金净额的变动,从而能够满足以股东为主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资本循环的信息披露要求——披露一定时期内货币资金余额变动的业务活动方面的原因,进而为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余额的变动提供进一步说明。实际上,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净流量的直接形成原因——业务活动的说明,而现金流量表也需要进一步衍生其原因报表,说明每项业务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进一步原因。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以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为基础的由果到因的报告体系。

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包括:分析货币资金期初和期末余额的变动原因、分析盈利的质量、评价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等。这是现金流量表的直接作用,但问题在于这些作用显得表面而零碎,其本质性和逻辑性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实,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建立在其形成基础之上的。现金流量表的形成基础之一,是要对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动的原因进行说明,而非上述作用。现金流量表的形成基础之二,是要对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的总量进行披露,那么披露这一总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现金流量表的形成基础之三,是不仅要披露过去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变动,而且需要披露未来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变动的趋势。

为了说明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期末余额变动的直接原因和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变动的数额,现金流量表必须追索至公司的全部业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及其差额,其根本作用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为了找原因而追索原因,而是要通过原因的追索实现以下作用:一是资产负债表对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的数量变化已经进行了披露,追索这一数量变化的原因不是就数量本身做出说明,而是就货币资金的变动质量进行说明。当然,这里的货币资金变动质量不是指其作为资产的变现能力,而是指在未来持续取得货币资金的可能性即稳定性。稳定性的反义词就是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可以同时说明未来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风险。二是现金流量表对一定期间各项业务活动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总额做出说明,并最终对两者的差额即现金净流量的业务原因做出说明,这不仅仅是为了对各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量本身做出说明,还要通过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业务活动结构说明其质量,即在未来的稳定性。所以,现金流量表的整体作用不是为了披露数量,而是通过数量变动的业务活动方面的原因分析披露质量。那么,现金流量表所要披露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内在质量到底是什么?

现金流量表既然是按照形成货币资金的业务活动来构造其表式和结构的,那么业务活动的结构特征就决定了现金流量表的基本作用。现金流量表是按照不同业务活动对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性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由此,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稳定性就成了现金流量表披露的目的。稳定性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的,过去一定期间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总量及其差额已经成为业务活动的结果,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对于以股东为主体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来说,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未来业务活动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的变化趋势,这是通过稳定性来进行衡量的。那么,不同业务活动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流出是怎样与稳定性联系在一起的?从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可以看出,按照业务活动对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性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由于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带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这一稳定性又分为货币资金流入的稳定性和货币资金流出的稳定性。

货币资金流入的稳定性,是指在未来持续取得货币资金的可能性。现金流量表之所以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顺序排序,原因在于,经营活动既是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目的,也是其基础。公司之所以筹资和投资,都是为了持续不断地开展经营活动,最终就是要收回投资,并持续不断地取得报酬。由于经营活动是要持续不断进行下去的,相应地,来自于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才能持续不断地获得。而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从根本上取决于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的持续稳定性,一旦公司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受阻,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就必然难以取得。同时,本质上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有一定的期限约定,负债是如此,股权投资也有投资回收期,从这个意义出发,这些货币资金并不可以长期持续地占有,特别是负债中的短期负债。投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的稳定性介于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之间,相对于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投资活动只是将原有总资产规模下的非货币性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提高了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为偿付债务和其他支付提供了基础。而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既直接扩大了总资产的规模,又带来了相应的现金流,从而增加了可以用来偿付债务和进行其他支付的货币资金总量。

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必然会扩大负债或者股本的规模,相应地会扩大资产的规模。但这种资产的增加不仅会带来资产变现的风险,还会使企业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对于股本则会面临股利支付的压力,这种股利也包含了回本、付利两部分)。这意味着筹资活动形成的货币资金,在未来需要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非货币性资产转变成货币资金才能回本和还本,还由于付息和付利需要变现更多的货币资金,从而增大了货币资金支付的压力。并且,付息和付利的货币资金必须来源于经营活动所形成的货币资金增量。与此不同,投资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是在原有资产规模即原有筹资规模的基础上,直接将非货币性资产转变为货币资金,从而提高了企业还本付息和回本付利的能力,降低了企业货币资金支付的压力。

实际上,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形成的货币资金流入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经营活动货币资金流入的持续稳定既决定了筹资活动货币资金流入的持续稳定,也是投资活动货币资金流入持续稳定的最终体现。如果没有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就不可能还本付息和回本付利,从这一视角出发,现金流量表是按照还本付息和支付的压力(风险)由小到大排序。经营活动所形成的货币资金流入面临的支付压力和风险最小,甚至趋近于零;筹资活动所形成的货币资金流入面临的支付压力和风险最大;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货币资金流入由于没有扩大筹资的规模,而是扩大了变现的货币资金规模,从而使得支付压力和风险相对降低。可见,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业务活动所带来的货币资金流入的排序,既可以理解为是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序,也可以理解为是按支付压力和风险由小到大排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每项业务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出也是按照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序的。货币资金流出的稳定性,是指货币资金在未来可以使用的时间长度。从财务管理的原理上说,货币资金管理的核心是要实现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在数量上和期限上的匹配。在数量上的匹配,是指在任一时点,都能实现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在期限上的匹配,是指货币资金流入的可使用期限与货币资金流出的实际需要期限的一致性。在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出的期限(归还期限)就是公司对所筹资金的使用期限。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出涉及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与经营活动货币资金流入相对应的货币资金流出,这就是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货币资金流出的本意。实际上,这一货币资金流出必须从货币资金流入中得到补偿,既然是一种补偿属性的货币资金流出,就与期限结构无关。二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它是货币资金流入大于流出的差额,是补偿后的剩余额。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是内部筹资的来源,其使用必然涉及使用期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是将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净流量用于非货币性资产,其资金的使用期限是由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可使用期限决定的。

不难看出,现金流量表中各项业务活动货币资金流出的期限结构也是由长变短的,与货币资金流入的稳定性由大到小具有同样的属性。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属于公司自身的内部融资,可以长期使用;来自于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属于公司的外部融资,通常会有使用期限的约束性条款,这一约束性条款既规定了筹资活动货币资金流出的期限,同时也规定了这一货币资金在使用时的期限。只有按照这一使用期限进行货币资金的运用,才能保证到期还本付息或者进行支付,也就是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出才不会构成支付的压力。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净流量为投资活动提供了资金来源,投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出就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用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在未来的变现期限是受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货币资金流入的期限所决定的。所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所带来的资金使用期限结构既包含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长期使用,也包含了筹资活动取得货币资金的限期使用。如果筹资活动货币资金流入的期限结构与投资活动货币资金流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筹资活动取得的货币资金就不能用于投资活动。只有当筹资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转化为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流入时,才可用于投资活动。

从现金流量表各项业务活动所带来的现金净流量的占比来看,现金流量表也可以提供以下有用信息:一是如果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大,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小,说明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融资,公司的还本付息和支付压力小;二是如果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小,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大,说明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外部融资,公司在未来可能会面临很大的还本付息和支付压力,还有可能导致公司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三是如果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大,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小,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数额也很大,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好,资产的变现能力强,公司没有还本付息和支付压力,但也说明公司的货币资金未得到充分使用;四是如果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都大,说明公司处于高收益的扩张阶段,公司具备货币资金支付能力,但要预防未来可能面临的收缩风险;五是如果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比重都小,说明公司的经营处于收缩阶段。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说明现金净流量的质量,也就是在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一个公司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越多,未来现金流越具有稳定性,现金使用的时间就越长;而来自于筹资活动的现金越多,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相对越低,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较少甚至出现负现金净流量时,有可能加大还本付息和其他支付的压力,甚至带来破产的风险;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现金的允许使用期限决定了现金的实际使用期限,两者之间要进行合理的期限匹配,否则也可能带来支付风险。

四、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确认

现金流量表主要通过分析各类业务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在现金净流量总额中的比重,发挥其分析和判断的作用。所以,各项现金流入、流出按照什么原理确认到各类业务活动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就现在的现金流量表而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还本和付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取得的投资收益。这里的利息和投资收益显然是与公司的经营活动相联系的,这必然涉及对现金流量表中三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范围界定。

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的负债是否包含了本息两个部分,股本是否包含了本金和股利两个部分?从理论上说,负债不应包括支付利息而流出的现金。从资产负债表上可以看出,公司的负债筹资先用于投资活动,通过投资活动形成经营的手段和对象后再用于经营活动。在投资活动中,负债形成的经营手段主要是固定资产,由此而形成的利息则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中。这是由于固定资产有一个完整的在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所占用的负债资金没有投入经营活动过程,只是在固定资产建造的过程中被使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的结果形成了固定资产(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应地由固定资产建造所占用的负债资金的利息,就必须要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会计中就是资本化的利息。所以,投资活动中固定资产的货币资金流出包含了相应的利息部分,同时,投资活动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货币资金流入也应包括利息部分。这一利息以折旧的方式从销售收入中收回,形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因固定资产投资的利息所导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额最终是相等的,这与固定资产购建本身并不形成收益相吻合,这里只是投资的固定资产原值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负债筹资也可直接用于经营活动,即用来购买经营对象、支付工资等,由此就形成了经营活动使用负债筹资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在会计核算中计入财务费用,并列入利润表中,成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构成要素之一。实际上,公司用于经营活动的负债筹资本金是被使用对象,而使用了这一对象即债权人让渡的资金使用权的付费是利息。在经营活动中,作为使用对象的本金必须要偿还,所以列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对本金的使用而形成的付费是由经营活动所致,应该列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中。与此不同,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股本筹资的现金流出不仅包含购买股权的金额,还应该包含股利支付的金额,即支付股利应该列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股利所对应的现金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构成内容之一,这部分现金有可能作为内部筹资而用于投资和经营活动,也可能被直接分配。用于投资和经营活动的部分就成为其相应的现金流出,用于股利分配的部分所流出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是利润分配的结果。而这种利润分配是由于股东投入了股本,这显然与股权筹资有关。

2.投资活动中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是否应该列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从理论上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是用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购买非货币性资产而形成的,因非货币性资产的购建行为本身并不形成收益,而是这些非货币性资产被使用后才能形成收益。这一收益是公司利润的构成要素,必然计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之中。所以,非货币性资产的现金流入是不包含因投资收益而形成的现金收入的,也就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是指非货币性资产出售或使用后收回的本金部分所对应的现金流入。例如,用货币资金购进商品,其购进价是十元,卖出价是十五元,显然,计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是十元,而形成的毛利五元则计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之中。对外投资相对特殊,从表面上看,用货币资金进行对外投资后形成了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而通过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报酬既包含投资本金又包含投资风险,这样就形成了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实际上,一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包含了对内的资产经营和对外的资本经营,而资本经营的主要业务就是对外投资。所以,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也是经营活动的结果,应列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中,而其本金才列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中。

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确认也需要做出进一步说明。现在的现金流量表采取直接法确认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为此,必须分别列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这显然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差异。那么,这个差异是通过什么原理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中?实际上,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都收到了现金,在现金流量表中只是确认收到现金的部分。没有收到现金的部分,通常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增加,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这意味着,应该收到的现金没有收到,而是转化为非货币性资产,从而间接减少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都付出了现金,在现金流量表中只是确认付出现金的部分。没有付出现金的部分,通常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增加,属于负债筹资的现金流入。这意味着,应付的现金没有付出,而是转化为负债筹资,从而间接增加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尽管如此,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量并不重要,最终都要体现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上,这一现金净流量才是公司内部筹资的源泉和付息付利的基础。

通过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的确认分析不难发现,现金流量表之所以区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来确认现金净流量,根本上是要厘清公司通过其经营活动最终获得的货币资金的增加额,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凡是由经营活动所导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必须与公司的利润有关。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净流量与公司的利润相对应,利润只是表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但不能表明盈利的质量,也就是利润的收现程度。公司的利润只有收到了现金,才能说明利润得以最终实现。如果现金流量表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边界确认不清,既不能准确地衡量利润的收现程度,也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稳定性,那么现金流量表的上述各项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概念、作用及改进研究系列之四──论现金流量表[J].财会月刊,19985):3~5

2]李秉成,田笑丰,曹芳.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25~29

3]张新民,粟立钟.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内涵与学科定位[J].财务研究,20151):25~33

4]姜守志,林淑辉.谈现金流量表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3):84~8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1FGLB008

原创:谢志华, 谢昊宇   来源:财会月刊

事务所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共绘网
手机端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55--83487163 / 82911663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