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968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6447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611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62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33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297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248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168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13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4924
中国男生们好像天生就害怕美国女生,不是腼腆就是假客气,让她感到被拒之千里。
如果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有许多挫折感,那么美国留学中国的学生就有更多的困惑感,尤其是女生。南希在中国南方一所着名大学做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内容是关于中国与美国房地产经济比较。
南希住在校园外的一处高级公寓里,常常爱到珠江边上的大排档吃东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生硬的粤语,最让中国人注意的是她长着满头红发和红眉毛。一坐下来说到中国学习体验就滔滔不绝,笔者将之归纳成十点:
一,美国女生很难得到中国男士的青睐,更谈不上沟通了解,男同学们喜欢叽叽喳喳背后议论自己,但很少人敢于坦然地和她讨论问题,更忌讳触及感情问题沟通。
有一次几个男同学约她和他们去照相,也不问她是否愿意,个个都要做某个亲热姿势,然后登载在个人网络上,让她感到被利用来做“小姐”模特了。中国男生们好像天生就害怕美国女生,不是腼腆就是假客气,让她感到被拒之千里。
二,和中国女生做朋友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到中国女生很功利主义,往往带着某种目的交朋友,友情比较表面化。中国女生给她的印象是很爱讲如何赚钱,甚至如何嫁给富人获得财富,很想嫁给西方男人办移民,却并不了解美国实际生活,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她说:不难理解那位嫁给英国报业大王的中国女士。
三,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们从来不对老师所讲观点提出疑问,只会抄笔记背书,为的就是考高分,她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许多问题压在心里却无法与同学老师沟通表达。
课题老师对学生不够关心,因为他们自己也对经济学内容很没把握,讲解起来避重就轻,从来不鼓励学生搞社会采访和实际数据分析,总是从理论条条推论到结论,最后把这种结论变成不容质疑的东西。
四,中国社会人人都很尊敬“老师”,谁的地位高就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先生”。她的指导教授是个很活跃的讲课高手,到处讲演捞外快,喜欢把她带到现场,让别人羡慕他有个美国人助手,更给听众一个错觉,好像他才真正代表了最高水准的西方理论,中国听众很吃这套。
五,她感到在中国社会非常门派森严,(笔者认为是“部门森严”),公共机构没有意愿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更不肯向她这个外国人透露任何情况,搞社会调查很难。
中国是个透明度很低的社会,人们城府很深,社会等级观念强,文化人很压抑,没有创新精神,为了发泄郁闷,人们变成了爱说风凉话的人,养成了痞子精神,极端主义思想倾向明显,往往把问题都看成不是黑就是白,缺少分析能力和淡定心态。
六,让她最深印象的就是中国学生很在乎分数,为了分数可以送礼,甚至可以不惜被“轻微潜规则“。女生被潜规则并非都是教授的责任,许多情况下是女生们有意设下的圈套,从中看出分数成了一种社会交易筹码。
她因为有些观点和教授不一致被警告过,但出于她的坚持教授妥协了,出于面子教授给她高分,但她心里还是明白这不是个真实的分数,她并不太在意,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中国社会文化。
七,这位美国留学生也常去香港,她认为香港人对西方人过分羡慕和崇拜,爱说大陆人坏话,从而抬高自己或试图拉近和西方人的感情,这让她感到有些不自在,反而觉得大陆人随和多了。
她说中国是个中等发展程度国家,生活实际情况比墨西哥等收入较高的国家要好些,但中产阶级不多,中下层的最多,他们依靠家庭互助生活的相对稳定些,生活层次丰富使得需求多样化,这是中国家庭特色。
她到农村也不再被当成“奇怪“人看待,可见中国人已经习惯西方人的出现,但依然无法真正思想感情沟通,往往西方人喜欢的幽默在中国很难被接受和分享。
八,她也谈到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最有效的社会财富分配渠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部分中国人从房价升值中提高了身价(Equity),这是任何东欧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同时,中国房价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超过美国,但房价泡沫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问题,也将成为执政者的巨大负担,也会成为西方针对中国施压的着力点之一。
她理解中国现有制度的适用性,政府需求的拉动力依然不可缺位,但认为这种合理性是相对的,应当随着形势发展逐步更努力推进多元文化社会,不要学美国的银行寡头们坏样子,要学美国学界的创新和平等精神。
陈思进,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担任央视纪录片《华尔街》顾问。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作者:陈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