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16浏览次数:230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2005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1966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1897
发布日期:2022-11-22浏览次数:1031
发布日期:2022-05-13浏览次数:838
发布日期:2022-05-13浏览次数:821
发布日期:2022-12-06浏览次数:813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770
发布日期:2022-12-01浏览次数:748
“造假造全套,手拉手,圈圈绕,成本奇高还要造”。根据证监会披露的相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其中“资金空转”是比较复杂,造假技术高阶的财务造假手段,有的和上下游共谋造假,有的“自己玩自己”,通过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财务报表对外显示的是:公司不但利润好,现金流也好。
目前,资金空转虽已成为市场共识,但该词其实没有精确定义,而实际的操作中却非常的有“体系”。
第一类:资金完全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仅带来同业资产的扩张和价格的上涨,典型的行为是纯粹的资金套利。
第二类:资金最终流向了实体经济,但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过程中,融资链条被拉长,推高了融资成本,甚至导致金融风险聚集,典型的行为是多层嵌套,核心是为了规避监管或者完成考核要求。后一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空转,因为资金最后是去向实体的。
资金空转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的具体应用
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资金空转通常被用作虚构交易、虚增资产或收入等行为的掩盖手段。
1、虚构交易: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与其他公司或关联方的虚假交易,使资金在企业内部或关联方之间空转,以虚构销售收入或利润。
2、虚增资产: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资金空转的方式,虚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以改善财务报表的资产状况。这种虚增资产的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使他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错误判断。
锦州港的财务造假确实涉及到了资金空转的问题。
具体来说,锦州港通过与多家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通过资金循环的方式进行财务造假,4年间虚增营业收入超86亿元。
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是资金的空转,即资金从锦州港流出,经过一系列公司后,又以货款的形式流回锦州港,制造出虚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通过这种资金空转的方式,锦州港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约21.2亿元、39.47亿元、24.82亿元、0.75亿元,四年合计虚增营业收入超86亿元。因此,可以确认锦州港的财务造假行为中包含了资金空转的操作。
动机:具体来说,锦州港为了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与七家公司开展了大宗贸易业务,但这些业务并无商业实质,只是通过空转贸易、资金循环来进行财务造假。
因此,可以说锦州港财务造假是涉及资金空转的。这也提醒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的关注和审查,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漠北青玄
来源:胡杨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