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11652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7114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6748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5698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419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4027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829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715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551
发布日期:2022-04-21浏览次数:3384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对于随时需要知识更新和升级、又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审计部门,培训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十个审计人员就会有十种不同的培训需求,审计培训也不可能细分到每一种不同背景的审计人员。审计部门的日常项目压力大、审计人员能分配给项目以外的时间少、课程开发可能跟不上政策或业务的变化等等,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要求审计培训要务实而有成效,真正能够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升有帮助。从组织、讲师、教材、目的、成效等方面来看,审计部门有效开展内部培训应该尽可能关注以下几点:
1.选择有丰富审计实务经验和扎实审计理论基础的审计人员来组织培训。审计培训既是为审计作业服务的,又是为审计人员提供方法支持。如果培训组织人员没有丰富的实务经验,那么建立的培训体系就可能脱离审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如果培训组织人员没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基础,那么就可能只注重培训课程的推送,而不会注重方法的提炼,培训教材体系就可能建立得不完善。而且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培训效果的好坏马上就会有切实的判断。
2.有专人来整理、归集培训教材、建立教材体系。审计实务和理论覆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培训教材也会丰富起来。但如果没有专人的整理和归集,培训教材、课件、资料要么散落在讲师手中,要么堆积在电脑里,最后知识折旧的净值为零。所以,需要有专人负责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及时把培训教材、资料进行整理,方便审计人员进行多次学习。
3.对兼职讲师要有激励机制。虽然一开始能作为讲师,对审计人员是一种鼓励,但是时间长了,在项目和工作压力下,授课可能就成了负担。审计部门一般不会有专职的培训讲师,而是由审计人员兼任,这就增加了工作负担。只有建立对兼职讲师的激励机制,才能鼓励审计人员在本职工作之余,投入适当的精力来开发课程和传授。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比如优秀讲师可以考核加分等。
4.培训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审计人员的学习意识。培训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但大家如果理性思考一下会发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如果多培训几次就能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那么审计工作的开展也相对容易多了。而且培训基本上都是已知知识的培训,如何处理未知领域的业务,只能靠审计人员自己多去学习。
5.培训可以作为分享平台,不能孤立地就培训而培训。培训不应该仅仅是单项的授课,而应该通过培训建立经验、知识、方法的分享平台。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培训推动审计人员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知识能够在审计部门内部流动起来,知识成果才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培训多少课程、培训多少课时、培训多少人次可以作为对外宣传培训工作的表面成绩,但知识成果有多少审计人员获取才是潜在的衡量标准。
6.培训的成效最终由审计工作成果的提升来证明。如果经过大量的培训,审计工作成果仍然没有什么提高,审计报告依然经常出现逻辑错误、文字错误,审计发现来来回回就是那几类,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和以前差不多...那么培训就是没有效果的。就像年终决算时,老板最终看的还是销售收入和利润。
7.培训教材应该是开放和便于查询的。培训完以后,培训教材不能束之高阁。兼职讲师辛苦好多天准备的教材,几十分钟的授课后就“沉睡”在电脑里,那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培训教材也不能打个包一股脑扔到共享硬盘或公共硬盘里,审计人员查找起来很费劲,也就失去了去查找的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审计部门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培训教材按照科学的索引目录进行分类,使审计人员很方便地查询。那些点击率很高的教材,也能说明其具有很高的价值。
8.培训应该和审计流程的完善和改进联系起来。审计部门应该借助培训,发现原有审计流程的不足之处,发现哪些方法和审计程序应该补充到审计流程中,这样才能避免培训和审计作业“两张皮”。培训需求应该来自于审计作业开展的需求,应该来自于改进审计流程、拓展审计领域的需求,要能通过培训改进审计流程和建立新的审计流程。
审计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是规划出来的,因为审计人员的需求和业务都是变化的。审计部门的内部培训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最终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有没有培训都一样,那还不如把内部培训的资源节省出来,做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strongrabbit
来源:审计实践